裴志扬厅长在郑州市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2017年8月19日  根据录音整理)

8月12日,经过两天半的现场观摩后,全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工作推进会在商丘召开,省长陈润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全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取得的成效,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提出新的要求。今天,郑州市召开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工作推进会,这是贯彻落实全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工作推进会精神的具体行动。很高兴参加今天的会议,结合对陈润儿省长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认识和工作中的思考体会,今天和大家交流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关于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意义和作用

我省城镇结构体系以中小城市为主,县域国土面积占全省的90%,人口约占80%, GDP和地方财政收入约占35%。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县级城市已经成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阵地,吸纳农村转移人口、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环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合理引导大中小城市空间布局,加强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互联互通,提高中小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特别是加强中小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适应人口的合理流动。”为中小城市发展指明了方向。总书记调研河南时指示我们要打好 “四张牌”,其中重要的就是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让中原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更加出彩。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推进县级城市发展提速提质提效,省委省政府准确把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现实需要,决定在全省县级城市和少数省辖市开展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全面提升县级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增强发展活力,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陈润儿省长指出,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是省委省政府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回应群众新期待、践行发展新理念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它既是转型发展的引领工程,又是民生改善的保障工程,还是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

全面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有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对河南转型发展有重要意义。全省18个省辖市、100多个县市,长期以来,我们重视中心城市发展,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为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很多要素都配置到了中心城市,工作着力点、规划部署、要素保障、产业集聚、人口政策等都是围绕着中心城市展开的,忽视了县级城市发展,缺乏对县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具体指导和引领,县级城市发展成了短板,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城市功能和风貌等方面都有欠缺。如果通过几年努力补上这块短板,让县级城市、中小城市出彩了,让城镇体系多级支撑的功能发挥出来,那么在中原大地上,处处是景观,在全国的城市格局中都是能够叫得响的。二是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开展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目前,河南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要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还要转移1000万人,这1000万人口往哪里转移?县级城市对吸纳农业人口转移有独特优势和独特魅力。据调查,“十二五”期间,县级城市吸纳的农业转移人口,占到总数的60%。如果把100多个县级城市建设好了,改善形象和功能,那么县级城市会迸发出巨大活力,产生巨大能量和吸引力,吸纳更多农业人口转移。因此,必须把县级市、县城以及特色小镇建设好,实现多极支撑,才能使城镇化跟上全国发展水平。三是对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首先,对扩大开放意义重大。城市功能完善了,更有魅力了,就会增加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吸引更多的人回来创业。有了产业以后,反过来又会促进城市的发展,这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其次,抓好县级城市的建设,还可以为民间投资开辟新的战场,能够引导民间投资向县级城市发展,形成一个合理的投资分工。首批启动的45个市县,今年上半年完成投资853亿元。按照这个势头,3—5年的时间,100多个市县规划实施的项目和完成的投资额是非常可观的。所以说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无论是从远期战略意义上,还是从现实需求和当前拉动作用上都影响深远、意义重大。把县级城市建设发展好了,我们这一代可以为历史和未来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所以说历史的责任就落在我们的身上。

当前,我省正处于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的攻坚阶段,郑州作为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全省发展的龙头,对河南乃至全国发展大局至关重要,在河南下一步的发展中担当重任,承担枢纽功能、中原城市群的引领功能,省委省政府对郑州发展寄予厚望。郑州要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国家中心城市,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开展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对郑州建设发展是一个良好机遇,也是提升发展水平一个很好的切入口。

一是有利于推动郑州大都市区建设。去年底国务院批复的中原城市群规划,明确提出建设郑州大都市区,推进郑州与许昌、开封、新乡、焦作深度融合,打造中原城市群核心增长极。郑州大都市区是一个跨市域的都市区,新郑、中牟、荥阳等市县是郑州与许昌、开封、焦作等城市之间的重要节点和关键支撑。开展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加强节点城市综合交通、物流、产业配套、生态环境建设,有利于推进大都市区一体化综合交通网络建设,打造以轨道交通和城市快速路网为主体的通勤圈,完善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郑州与周边城市交通对接、产业对接、生态对接、平台对接,密切联系,促进功能互补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形成网络化、组团式、集约型的大都市区空间体系。郑州周边的几个市县多数是首批实施的试点市县,要在建设郑州大都市区的进程中率先加快功能完善。

二是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郑州所辖县市经济发展迅速,实力雄厚,新郑、荥阳和新密都是全国百强县。据统计数据,2015年,中牟、荥阳、新密、新郑、登封等市县生产总值占到全市的46%,利税总额占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的6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全市的20%,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开展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综合承载能力,创造宜居宜业的生产生活环境,为项目布局、产业发展奠定基础。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还可以扩大投资、改善民生、促进消费,棚户区改造和供水、供气、供暖、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都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开展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可以起到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多重作用。

三是有利于补齐短板,破解城市病。城市规模越大,城市病越多。作为省会城市,郑州市这几年抓建设、抓管理、抓交通拥堵问题,成效明显。在下一步规划建设过程中,中心城区可以把一些产业或服务疏散分解出去,能够腾出更多的空间,城市的管理就会有更大的提升空间。周边县市作为郑州的卫星城,是理想的承接载体,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功能,分担中心城区部分功能。开展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有助于优化空间布局和发展形态,推动组团式发展,完善城市功能,增强承接产业转移和集聚人口的能力,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推进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和人口集聚相互促进、融合发展。

二、关于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内涵和实质

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重点在“提质”、在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实质是内涵式发展,不是规模扩张、造城运动,目的是通过科学规划、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加快旧城有机更新和棚户区改造等,充分利用现有空间集约发展,挖掘低质低效用地潜力,引导生产、生活、生态布局调整优化,促进产业、人口、空间等要素高效配置,推动产、城、人融合发展,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增强综合承载能力,改善城乡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城市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这个方向一定要把握,防止走偏。刚才听了几个市县的汇报,注意到规划布局的“大个头”项目很多,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停车场、公厕、小游园等小项目比较少。要坚持大、小结合,地上、地下结合,老城、新区结合,建设、管理结合,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这也是对陈润儿省长商丘推进会重要讲话精神的贯彻落实和具体化。

一是处理好地上和地下的关系。地下基础设施是城市的“里子”,只有筑牢“里子”,才能撑起“面子”。过去我们重“面子”、轻“里子”,重“平面”、轻“立面”,这是城市建设长期以来的通病,当然也和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是相联系的。地下地上基础设施是城市运行和群众生活的“生命线”,必须统筹兼顾、有序推进。既要搞好地上建设,更要高标准搞好地下基础设施建设。要先地下、后地上,从管网设施这些基础工作抓起,加快地下管网建设改造和综合管廊实施,解决“城市看海”“马路拉链”等问题,保障城市正常运行。地上要提升城市建筑水平,大力发展综合交通、绿色交通,优化街区路网结构,健全公共服务设施,塑造城市特色风貌。

二是处理好老城改造和新区建设的关系。城市新区和老城区都是城市有机整体的一部分,城市新区是城市新功能和新兴产业的空间载体,老城区是一个城市的根脉所在、灵魂所在。长期以来,老城区为城市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没有老城区哪有新城区呢?没有老市民哪有新市民呢?现在一些城市的老城区没落了,形成了城市二元结构,老城区市民有失落感。这次提质工程要突出解决老城区建设欠账较多这个问题,补齐短板,让老城区的市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有更多获得感。所以,老城改造与新区建设要协调推进,要加强老城区功能的完善和改造提升,加快城中村、棚户区改造,有序实施城市修补和有机更新,解决环境品质下降、空间秩序混乱等问题,改善人居环境。市长们要大气一些,不能看到一块地就眼红,就想卖高价钱,特别是老城区腾出来的地,不能一卖了之都建成楼房,首先要用于完善老城区的功能,建绿地和公共设施,提升老城区的宜居性。新区建设要注重综合开发和复合型建设,强化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居住与就业、功能与生态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居住、工作、休闲功能的有机结合。

三是处理好“硬件”和“软件”的关系。“硬件”指的是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软件”指的是城市管理。“硬件”是“软件”的基础,“软件”使“硬件”发挥更大作用。近年来,郑州主城区及所辖的几个县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完善,城市管理水平也有很大提升,但总体水平还与城市地位不相称,与建设国际化都市目标还有差距。城市三分在建,七分在管。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软件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两者要同时发力,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四是处理好建设发展和保护传承的关系。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的根脉,是宝贵的资源,是城市特色的文化要素。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要求,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确定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郑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3600年历史的古都,登封、新郑、新密、荥阳等市都有大量的历史文化古迹。城市建设必须统筹考虑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影响,加强可行性研究论证,对有保护价值的老建筑要普查、登记、造册,立法加以保护,划定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加强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传承历史文脉。

五是处理好建设速度和质量安全的关系。百城建设提质工程要持续3到5年时间,一定要有耐心,拿出绣花的工夫来解决百城提质的建设问题。城市建设不能一味追求速度、不能搞快餐,否则建出来的都是垃圾,要实现有质量有安全有效益的发展,防止出现“楼脆脆”“楼歪歪”“楼倒倒”等问题。要遵循建设规律,严把安全关、质量关,加强工程建设全过程质量安全监管,落实安全责任终身追究制,努力打造精品工程。哪一位市长、县长能建成一个300年不倒的工程,向后人交这样一个答卷,一定要把市长的头像放在工程里,名垂青史。

三、关于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关键和重点

    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开展以来,荥阳、登封、新密、新郑等首批启动的市县,高度重视,及时成立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规划编制、项目谋划、资金筹措等工作全面开展。下一步,郑州老城区和其他县市也要纳入,要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解决好规划、建设、管理、生态等问题,将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持续推向深入。

第一,坚持规划引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规划是城市建设的“第一粒扣子”,“第一粒扣子” 若扣不好,城市就不可能建好。郑州要树立全域性、系统性规划理念,建立以总体规划为统领、控制性详细规划为基础、各类专项规划为支撑的层次齐全、体系完善、管控有效的城乡规划体系,为建设布局合理、和谐宜居、特色明显的现代城市奠定基础。

一是树立科学规划理念。城市规划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按照“以绿荫城、以水润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的思路,认真梳理全域生态、文化资源等,依托现有山水脉络和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郑州一定要有大都市区的生态格局,要广布绿、多布绿、布大绿,做好大绿化。规划贯通城区的河湖水系,做好水文章。郑东新区规划就是规划大绿地、大水面和水系而获得广泛赞誉。各专项规划要衔接匹配、统一协调。新建区域的街坊布局,要敢于突破既有规范,增加路网密度。

二是加强国家中心城市战略研究。坚持目标导向,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要求,加强国家中心城市战略研究,准确把握郑州在国家城镇体系和世界城市格局中的战略定位、战略方向和战略目标,对照目标找差距、找短板,研究制定发展战略。统筹城市战略定位、空间格局、发展形态、要素配置,综合部署各项建设,做到服务保障能力同国家中心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人口资源环境同国家中心城市战略定位相协调,城市布局同国家中心城市战略定位相一致,城市规模与资源要素供给能力相匹配。

三是优化城市空间布局。郑州作为中原城市群和郑州大都市区的核心城市,城市布局要放眼全省展开,不能局限于本市范围内,要立足中原城市群核心区域,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统筹布局中心城区、城市组团、县级城市、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划定生态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疏朗城市布局,避免摊大饼式蔓延。按照国际化都市区的定位,每个市县的规划都要相互进行对接,包括生态体系、水系、林网、公路、铁路、输电线网、地下管网,整个区域应该是个完整的系统,一定要多规统筹,多规融合。

四是加强城市设计。城市设计是落实城市规划、指导建筑设计、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的有效手段。建筑物的高度控制、色彩控制、天际线控制,以及城市风貌的塑造等,都离不开城市设计,城市设计不到位,城市就建不好。现在主要问题是“重平面、轻立面”,城市都一个模样,天际线一个高度,建筑一个风格,城市风貌碎片化,缺乏特色和魅力。下一步要在城市设计上下大功夫,请美学、文化大师参与,树立美学眼光,加强对城市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的规划和管控,加快编制总体城市设计,从整体平面和立体空间上统筹城市建筑布局,协调城市景观风貌。加强重点地区、重要地段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体现城市精神、展现城市特色、提升城市魅力。重点加强城市天际线、建筑高度控制,高层建筑集中布局,向四周扩展慢慢降下去,这样城市才有层次感,我们强调的天际线才能出来。城市的高度、体量、色彩,每个街区、小区、楼盘,包括单体建筑的外墙等,都要符合城市设计要求。城市风貌、风格、特性的塑造不能大撒手交给开发商,不能任由开发商牵引城市建设。县级城市一定要把高度降下来,小城市一定要有小城市的模样。城市的等级也像人一样, 大人有大人的模样,高大、稳重、成熟、内敛,小孩儿就要活泼、阳光、灵动、靓丽一些。小城市一定要灵动,让人有温馨、愉快、可爱的感觉。

第二,提升综合承载能力。要坚持以市民最关心的问题为导向,将民生改善作为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解决“城市病”等问题为突破口,协同推进住房、交通、环境、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等条件改善,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一是持续推进市政道路交通设施建设。近年来,郑州市加大道路交通设施建设力度,实施“两环十七放射”道路建设,轨道交通建设有序推进,交通拥堵问题有所缓解,但上下班高峰拥堵现象仍然存在。要统筹考虑、科学谋划城市道路、停车场、配套交通设施规划建设,加快构建快速路、主次干道、支路相结合,结构比例科学、分工合理的道路网系统,打通断头路,畅通道路交通“微循环”系统。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倡导绿色出行,推进城市绿道建设,加强自行车道、步行道和公共自行车租用系统建设,打造城市绿色出行系统。

二是弥补基础设施建设短板。近年来,郑州市区出现供水水管爆裂、雨季内涝等问题。同时,周边县市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统计数据显示,登封污水处理率(89.7%)、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1.3%),新郑公共供水普及率(69.6%),新密城市建成区绿地率(27%),等指标相对还比较低,说明我们的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要以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为契机,按照适度超前、功能完善、配套协调要求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供排水、燃气、热力、污水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改造老旧管网,加大积水点改造,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补齐短板,完善功能。在南方一个城市,距离主城区几十公里的郊区湿地里面还建有直饮水,值得我们学习。我省直饮水还没有大范围推广,郑州市的五个县(市)应该率先在广场、商场、旅游景区、学校这些公共场所布设直饮水,提高供水水质,这也是提质工程、标志性工程,能够真正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城市吸引力。

三是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资源尤其是优质资源短缺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年年都在建学校,但年年教育资源严重短缺。据了解,一些开发商推销楼盘时都大力宣传小区配套如何齐全,但商品房建好后,一些配套迟迟不到位,这是商业欺诈行为。要检查开发商配套的学校、幼儿园、生态设施是否都按照规划建设了。根据城市发展和人口分布,合理布局和配套建设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养老、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及时修订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建设标准,形成衔接配套的网络体系,既满足经济功能,又满足生活功能,使城市生活温馨、宜居、便捷。现在我们很多城市在规划阶段就不重视开放式的体育健身活动场所的布局和建设,这实际上是缺乏活力的表现。一个城市是否有活力,开放式体育设施和市民健身活动场所布局是一个重要标志。城市的管理者要高度重视,把开放式体育活动场所如足球场、篮球场等与公园绿地、街头绿地、河边绿地、居民区空地等结合起来,合理布局建设,让城市健康地运动起来!

四是改造提升老城区。重点是加强棚户区改造。近年来,郑州市科学谋划、灵活运作、大力推动,先后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347个,开工建设了47万套安置住房,改善了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增强了城市综合竞争力,取得显著成效。未来3年,郑州还要改造棚户区九万两千余户,任务十分艰巨。棚户区要实行板块式改造,统筹考虑周边的道路、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供排水、电力、停车场、绿地、商场、菜市场、垃圾中转站等配套设施,通过棚户区改造,完善功能,改善人居环境。

第三,改善生态环境。城市建设要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重要目标,要抓住城市双修、水生态治理、垃圾处理、大气污染防治等突破口,努力改善生态环境,使城市更加景致优美、宜居宜业。

一是积极开展城市双修。城市修补、生态修复是治理城市病、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行动,是恢复城市自然生态、增强老城区功能、焕发老城区活力的有效途径。城市双修不是扒旧建新,不是简单复古,不是涂脂抹粉。城市双修要尊重老城区的建筑和城市肌理,该保护的要坚决保护下来,该维护的要修旧如旧,保留传统风貌风格,功能缺失或不完善、无法正常发挥功能的,通过修补完善起来,适应现代城市运行的要求。前不久郑州入选国家“城市双修”试点,要积极编制实施方案和专项规划,开展生态环境和城市建设调查评估,梳理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历史文化保护以及城市风貌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找出生态问题突出、城市功能不完善、亟需修复的区域,明确生态修复和城市功能修补的重点,推进实施一批项目,全面改善生态环境和城市功能。

二是抓好水生态治理。河流是城市诞生的摇篮,也是城市的自然特色,良好的水环境事关城市品质、城市魅力和城市竞争力。在水生态治理上,要远近结合,近期以初见成效为目标,采取截污、清理漂浮物、清淤等措施清洁河流。远期要围绕“长治久清”目标,尊重规律,系统治理,将治水融入城市发展之中,统筹推进。要进一步做好污水处理工作,统筹考虑截污纳管、雨污分流等问题,工业污水工业化处理,生活污水生物处理,可以通过湿地进行自然净化、生物净化,降低污水处理成本。郑开大道运河改道问题要慎重研究,修这条河原本是要用亲水环境把城市品质提上来,如果放在城市边缘上去,放在高速公路旁边,这个目的能达到吗?

三是强化大气污染防治。大气环境污染己成为影响居心身心健康的突出问题,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1+6+7”等系列文件,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与脱贫攻坚、国企改革、转型发展并列为四大攻坚战。今年是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终期目标考核年,是我省巩固提升大气攻坚治理成效的强化之年,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大气污染防治要落实责任,督促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承担相应的主体责任,严格监管执法,加强日常巡查、随机抽查和远程监控,对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的企业,严肃查处。

第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工作做得好不好,老百姓生活方便不方便、满意不满意,城市管理和服务是重要标准。这几年,郑州市在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下一步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树立“大城管”的理念。城市管理涉及方方面面,不是城管局一家的事情,各县区、街道和公安、交通、工商、卫生等部门都要积极参与。党委政府要建立完善高位协调机制,定期研究解决城市管理中的重大问题,进一步加大考核奖惩力度,激发各级各相关部门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工作合力。

二是加强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运用。数字化城管系统是开展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平台,这个平台运用得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尚未建成数字化城管系统的登封市,要加快建设步伐。其他已经建好的市县,要运用好这个平台,整合共享公安、工商、卫生等部门数据资源,应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建立一套发现、处置、反馈的快速反应机制,让平台真正发挥作用。

三是积极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是改进城市管理工作、促进城市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这项工作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印发了专门文件,省委将各市县改革推进情况纳入督查范围,省政府成立了陈润儿省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要求:今年上半年,各省辖市、直管县(市)和县级城市要实现城市管理领域的机构综合设置;9月底前,实现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行政处罚权的集中行使和执法制式服装和标志标识统一;10月底前,所有市县都要整合形成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从前段时间督查情况看,郑州市本级城市管理职能还没有完全整合,执法队伍没有归并到位,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方案日前刚通过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市里面对所辖市县督促指导不到位,全市总体推进缓慢。希望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强力推进,尽快完成改革任务。

四是强化城市安全应急管理。城市人口密度大,流动性强,建设活动频繁,安全方面的风险挑战日益增大。在这方面要树立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落实责任,健全机制,加强监管,落实技防、物防、人防措施,防止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五是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市民是城市的主人,市民素质决定城市水平。我们的城市还存在一些不文明现象,如乱丢垃圾,随地吐痰,骑车占用机动车道,闯红灯,随意摆摊设点,车辆乱停乱放,等等。如果市民能够改掉这些坏习惯、坏毛病,我们的城市就会多一分整洁、多一分漂亮、多一分秩序。香港、日本东京、新加坡等城市秩序好、环境好,与市民素质高有很大关系,其实这也是长期教育、管理的结果。像日本,交通秩序教育、治理用了20年时间。在这方面,我们要向先进学习,加强群众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利用文明城市、文明单位、卫生城市创建等活动,用好中小学课堂、道德讲堂等阵地,该鼓励的鼓励,该纠正的纠正,该惩戒的惩戒,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市民群众向好向善,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