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为住建添光彩 局长(书记)处长大家谈
关闭
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局长 李雪生:以“大城管”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2021-04-23   来源: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阅读:

以“大城管”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局长 李雪生


  “大城管”是现代政府按照既定的组织和工作原则,把相关城市行政管理部门纳入到整个城市管理体系之中,通过建立完善的城市管理全要素主体责任台账、问题台账以及高效顺畅的闭环流程,形成责任明晰、标准一致、考核严格的城市管理格局,实现对城市全覆盖、一体化、综合性管理的工作体制。作为人口超千万、经济总量突破万亿、正在加快建设具有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鲜明特征的国家中心城市,郑州推行“大城管”,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升城市品质的必然选择。

  一、“大城管”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城市人口和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如何加快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保障城市健康有序运行,成为地方政府加强和改善城市管理的重大课题。郑州从2018年起,连续开展了“深入推进路长制市容市貌大提升”、“迎民族盛会·庆七十华诞”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和“改进城市管理与改善人居环境”等三大攻坚战,集中解决城市环境中的堵点、痛点、卡点、乱点和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短期内实现了市容市貌的蝶变进阶和城市功能的提档升级。但城市管理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并未得到根本解决,比如:城市管理体制未理顺、长效机制不完善、职责边界不明晰、部门联动不通畅,以及管理标准不一、考核不科学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郑州市在充分调研和借鉴其他城市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科学决策,推出了“大城管”工作体制。该体制旨在对城市管理全要素进行统一标准、统一监管、统一考核,压实管理单位责任,催生其担当作为,变城管部门的“单打独斗”为多部门的“联合作战”,变单纯的道路管理为片区、街道管理,探索打破过去孤立管理和条块不合形成的“小城管”局面。

  从“大城管”运行情况来看,郑州市通过持续深化城市序化、洁化、绿化、亮化“四化”管理、纵深推进“常态化管理+专项整治”和加快智慧城管建设等工作实践,基本完成了城市管理由单一的对物的静态管理转变为对物和人的动态管理,由单一的政府职能过渡到全社会的广泛参与,由单一的城管部门执法管理过渡到相关职能部门综合执法,实现了城市管理水平大幅提高、城市品质显著提升以及市容环境明显改善。这充分说明,“大城管”是契合目前郑州城市管理需要的,对郑州市创新城市治理体系、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大城管”是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条件

  城市高质量包涵高质量的城市建设、高质量的基础设施、高质量的公共服务、高质量的人居环境、高质量的城市管理等方方面面内容。“大城管”作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应创造条件,精准发力,高效赋能。

  首先,应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要围绕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从遵循城市发展的规律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紧紧结合城市现状,制定具有指导意义和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方案应明确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范围、部门任务、考核评价、保障措施以及配套考核办法、考核标准和责任清单,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郑州市“大城管”工作执行“1+3+3”综合方案(一个大城管工作实施方案、三个专项整治方案和三个集中攻坚方案),该方案以中共郑州市委办公厅、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构建了“四化”常态管理+专项整治的管理模式,对实施范围、工作内容、考核办法和保障措施进行具体明确,形成了统一管理、责任明晰、标准一致、号令严明、高效快捷的工作格局,为“大城管”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其次,应建立完善的推进机制。建立完善的工作推进机制,才能使各项工作稳步发展,保持长久的活力。郑州市“大城管”工作之所以能持续得到深化发展,与其持之以恒的探索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密不可分。比如推行“条块结合、块抓条保”工作机制,强化了“大城管”资源整合,压实了各方责任,及时传导了压力,凝聚了合力;建立以智慧城管平台为抓手的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闭环流程,实现了线上发现问题、线下处理问题,大幅度提升了案件的采集率、立案率、整改率;完善问题分析、研判、会商机制,有效解决了城市管理中边界不清、久拖不决等疑难杂症。另外,还采取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加强督导与责任追究相结合以及强化舆论引导与提高市民素质相结合等一系列工作措施,驱动全市各级各部门坚持导向引领,细划任务,盯责任、盯环节、盯进度、盯实效,抓执行、保落地,以强力推进各项机制落实保障“大城管”工作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夯实了“大城管”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保障。

  第三,应树立牢固的人本思想。城市管理的过程,是为群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更舒适的城市环境、更高品质的城市生活,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的过程。“大城管”工作者应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从群众身边的小事、细事、实事做起,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及时听取和回应公众关切,切实办好为民实事,让群众真正享受到城市建设管理的成果。郑州市“大城管”坚持序化、洁化、绿化、亮化“四化”同步发力、综合提升、常态管理,同时强力推进施工围挡、非机动车停放、网线入地、窨井盖、塔杆箱体、门头牌匾、垃圾分类等专项整治,正是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部工作都围绕让人民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满意进行谋划实施,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强了“大城管”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三、“大城管”是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大城管”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切入点在“大”,落脚点在“管”。总结郑州“大城管”实践经验,实现“大城管”对城市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必须统筹做好“大”和“管”工作,使其相辅相成,互为条件,最终达到全市“一盘棋”、全民“一条心”、合力开创城市高质量发展路径的目的。

  (一)强化“众”管。“众”即多方力量。扩大参与面、动员全民参与是“大城管”应有之义。郑州市把负有城市管理职能的市内8区(开发区)、5个市直委局及17家有关责任单位,全部纳入“大城管”体系中,通过建立自上而下的目标责任制和考核机制,将城市管理的目标分解、落实到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建立健全相互配合、相互支撑、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城市管理链,推动部门共治,增强整体功能,克服了局部分散化的弊端,实现了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的功效,有效解决了城市管理中“想管的人看不见、看得见的人管不了”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又充分发挥城管热线12319、城管微博、城市管理“随手拍”等作用,广纳民智民意,力排民忧民困,为市民“全时全程”参与城市管理提供快捷有效的途径,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二)紧盯“全”管。“全”即全覆盖。能否实现管理全覆盖,是检验“大城管”取得成果多少的关键。对此,郑州市高点定位,高标谋划,高效推进。在管理范围上,按照范围全覆盖、类别全包含要求,向居民楼院、游园廊道、施工工地、铁路沿线、高速公路站点、匝道、桥区、城乡结合部等推进延伸,准确界定城市管理边界,实现了“空间上无盲区、区域内无盲点”的覆盖式管理;在管理项目上,把按照“序化、洁化、绿化、亮化”标准进行详细分类的19个大项、31个小项城市管理项目全部纳入“大城管”范畴,并分别实施量化考核,实现了城市管理项目全覆盖和考核全覆盖;在精细化管理上,出台《郑州市城市精细化管理服务规范》及各类专项工作指南,对城市管理全要素,特别是对市民反映强烈的施工围挡、架空线缆、停车秩序、渣土清运等突出问题,在管理上精进不舍、服务上精耕细作、标准上精益求精,切实解决施工不精确,维护不精细、服务不精心、标准不精致等问题,实现了精细化管理全覆盖。

  (三)狠抓“严”管。“严”即严格。在“大城管”工作中,郑州市“严”字当头,精准施策,力求实效。首先执法严。针对城市管理中“住改商”及违法建设、餐饮油烟、占道(突店)经营、噪声污染、工地扬尘、渣土清运等治理难题,始终保持大员上阵、挂图作战、强力推进的工作态势,综合运用集中整治、联合执法、严查重罚、应拆尽拆、疏堵结合等多种手段,确保城市秩序良好稳定;其次督导严。坚持领导分包责任制,严格落实“日督查、周通报”制度,加密检查频次,扩大辐射范围,每天开展全天候、不间断、拉网式的督导检查,现场交办问题,明确整改期限,盯紧整改进度;坚持开展“回头看”,对存在“反弹”苗头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出现“一抓就好,一放就乱”现象;第三追责严。对行动迟缓、推诿扯皮、工作不力、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单位、部门和个人,加大曝光力度,启动问责机制,对拒不配合工作的有关单位,坚决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四)突出“智”管。“智”即智慧化。智慧城管是城市管理实现智慧运行、居民畅享智慧生活的重要途径。目前郑州市智慧城管一期7个领域11个子项目77子系统基本建成,智慧停车、智慧市政、综合执法、共享基站等部分应用场景已上线试运行,33.25万个停车泊位实现“一键导航、无感支付”,4716辆渣土车和2604个施工工地实现在线监控,2523座公厕全部录入“郑州公厕地图”微信小程序。在此基础上,正抓紧谋划智慧城管二期项目建设,旨在围绕城市综合管理全覆盖,拓展、完善并融合智慧环卫、垃圾分类、热力、燃气等业务应用系统,横向打通市直各部门数据壁垒,纵向实现市、县(区)城市管理数据的融合和系统互联互通、数据共享,搭建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积极推进城市治理“一事件”为牵引的“一网统管”建设,推进以供水、排水“一张网”为先导的基础设施“一张网”建设,加快形成“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的“大城管”新模式。

  (五)植根“民”管。“民”即人民。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大城管”作为郑州市城市管理的有力抓手,坚持植根于民,服务于民,谋利于民。在城管执法服务上,持续深化“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打造人民满意城管”行动,坚持执法与服务并重、处置与疏导融合、教育与处罚结合,大力推行“721”工作法,通过设立城管执法社区工作室、城管移动执法车等方式,主动对接街道、社区和群众,提供便民执法服务,找准问题根源、搞清群众期望,变末端执法为源头治理、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变以堵为主为疏堵结合,构建了管理、执法、服务“三位一体”城管执法模式,实现了和谐执法、柔性执法,推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高质量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创新实施“精管理、优服务、暖民心”专项行动,深化“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不断简化办理环节,优化办理流程,大力推行信用承诺制审批、告知承诺制审批、容缺受理审批等便民利企制度,将行政审批事项从只能在网上预审,提升为全流程网上办理,实现零跑腿办理,水气报装环节达到了全省领先水平。在解民忧纾民困上,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针对性举措,着力解决好城市管理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工作要求,以黄河文化月、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等国家级重大活动以及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组织开展停车秩序、施工围挡、户外广告、渣土车管理、违法建设、城乡结合部、铁路沿线等专项整治,一大批城市顽症痼疾得到根本性治理,让市民群众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进一步增强了市民群众对党委、政府的信任感和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