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典一点 | 《民法典》中的“居住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包罗万象,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南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微信公众号将转载中国建设报推出的“一典一点看”内容,带您了解民法典中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相关的知识点。

民法典解读.png


关于《民法典》中的“居住权”

       居住权是住宅所有人为满足特定自然人居住需求,在自己所有住宅上设定的权利。一般情况下,居住权人对其享有居住权的住宅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但在特殊情况下,居住权的行使也会受到限制。

【法律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六十九条:

       居住权不得转让、继承。设立居住权的住宅不得出租,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条文释义】

       居住权不得转让:居住权人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权利,但只能由居住权人本人享有,居住权人不得将其享有的居住权转让。

       居住权不得继承:居住权人死亡的,居住权消灭,居住权人的继承人不能继承居住权人对住宅享有的居住权。

设立居住权的住宅不得出租:居住权是占有、使用他人住宅的权利,其目的是满足权利人生活居住的需要。因此,一般情况下,居住权人对设立居住权的住宅不享有收益权。

       本条规定,设立居住权的住宅不得出租,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一般情形下,居住权人不能将住宅出租给他人以收取租金,但如果当事人根据需要达成协议,也可以将设立居住权的住宅出租。

如何设立居住权?

1、书面合同+登记 设立居住权

     《民法典》第367条:设立居住权,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居住权合同。

居住权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住宅的位置;

(三)居住的条件和要求;

(四)居住权期限;

(五)解决争议的方法。

2、遗嘱、遗赠+登记 设立居住权

     《民法典》第371条:以遗嘱方式设立居住权的,参照适用本章的有关规定。

首先,该条款中遗嘱设立居住权包含遗嘱继承和遗赠,遗嘱人将自己财产交予法定继承人,称为遗嘱,遗嘱人将自己财产交予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其他人,称为遗赠。

其次,遗嘱设立居住权的,应当以遗嘱有效为前提。遗赠设立居住权,受遗赠人应当及时作出接受的意思表示。

再次,如遗嘱设立居住权负有相应义务的,继承人或受遗赠人应当履行相应义务。继承人或受遗赠人不得有违反法律强制规定的行为。

3、法律文书设立居住权

     《民法典》第229条:因人民法院、仲裁机构的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导致物权设立、变更、转让或者消灭的,自法律文书或者征收决定等生效时发生效力。

      结合已经客观存在的居住权利,如果将居住权来源仅限于合同和遗嘱,还不能完全满足现实需求,根据民法典229条,人民法院的法律文书,可以设立包含居住权在内的物权。人民法院法律文书所设立的居住权,不以登记为生效要件。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释义及适用指南》

编辑:李伟

审核: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