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区:探索“1+N”执法模式 巧解农民工“饭点难题”

  外来务工人员是城市发展、项目建设的重要力量,为关心关怀他们的生活,切实解决饭点路边占道难题,中原区城市管理局变堵为疏,文明执法、温情执法,人性化执法,探索“1+N”执法模式(“1+N”执法模式,即以执法中队为核心“1”,联合施工方、社区、商贩及农民工等多方力量“N”,共同参与城市管理与服务),受到欢迎,也打造了“中原执法”模式。

  日前,中原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在执法巡查时发现,文化宫路睿玺苑施工地门前小吃摊较多,每到吃饭时间,流动摊贩在路边叫卖,工人们路边买饭就地就餐,既影响了交通,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为解决建筑工人“饭点难题”,中原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没有简单地采取取缔措施,而是主动出击,深入工地,创新性地实施“1+N”执法模式,倾听各方声音,为解决农民工吃饭难、商贩占道经营等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执法人员首先与施工方取得联系,进行了多次沟通协调,强调企业在追求效益与进度的同时,更应关注农民工的基本生活需求。随后,执法中队负责人协同社区书记,邀请商贩代表、农民工代表等共同召开了现场会,面对面交流,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在“1+N”模式的推动下,各方达成共识:施工方在工地内划定专门区域,为小吃摊提供经营场所,既满足农民工的吃饭需求,又避免占道经营带来的不良影响;商贩在指定区域内规范经营,确保食品安全与卫生;同时,执法中队与社区将加强监管与服务,确保这一模式顺利运行。

  经过近一周的筹备与实施,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农民工兄弟在工地内就能享受到便捷、卫生的餐饮服务,商贩们也有了稳定的经营场所,企业因此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展现了社会责任感。而执法中队与社区则通过这一创新模式,既提升了城市治理能力与水平,又优化了辖区营商环境,实现多方共赢,彰显城市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