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修剪 应清尽清 科技赋能——杨柳飞絮治理关键词
春意盎然、万物复苏,本是踏青赏景的好时节,然而漫天飞舞的杨柳飞絮却让市民“又爱又恨”——绿意葱茏的园林树木为城市增添了美景,但飘絮问题却成了影响市民日常生活的“困扰”。上海、西安、北京等地多措并举,有效治理飞絮,提升群众生活宜居度。
靶向修剪:源头“瘦身”减絮量
园林树木因具备生长迅速、固碳能力强等优势,被誉为城市中的“生态卫士”。然而,其生态价值与飞絮问题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目前,多地采用源头“瘦身”的方式,以减少飞絮的产生量。
上海市青浦区针对悬铃木、杨树、柳树等“飞絮主力军”,构建起全周期治理体系。3月前,绿化作业团队对悬铃木多年生枝条进行靶向修剪,大幅减少后期结果量并在夏季剥芽过程中视情况修除果球,巩固控絮成效。同时,定期剥芽、修剪过密枝,改善树冠通风透光性,抑制花芽分化。此外,青浦区还建立了“动态监测+网格巡查”机制,对公园、绿地及道路两侧树木进行重点监测,确保治理措施精准落地。市民李先生感慨道:“往年春日‘飞雪’不断,今年终于能畅快呼吸了!”
陕西省西安市对树龄较大、枝条密集的杨树实施“外科手术式”修剪,重点剪除内膛枝、病弱枝,减少开花量。同时,结合新建、提升等绿化工程,系统性推进树种迭代,以榉树、乌桕等无絮树种逐步替代杨树,优化城区绿化结构。市民张女士点赞道:“现在出门再也不用‘全副武装’,感觉城市清爽多了!”
应清尽清:有效减少“四月飞雪”
日前,北京市发布了今年首个杨柳飞絮预报。为进一步做好杨柳飞絮湿化阻燃工作,保障城市安全,北京市朝阳区城市管理委员会按照“应湿尽湿、应扫尽扫”要求,联合各环卫作业单位聚焦重点区域和重点时段多措并举开展集中治理,认真梳理辖区杨柳飞絮发生的重点区域和路段,调整作业模式,实施“三盯四防”措施(即盯背街小巷飞絮高发区、盯飞絮落地聚集点、盯飞絮沾染的易燃垃圾,做到湿化作业防隐患、洒水打湿防飘散、湿中打堆防零落、及时清运防二次干化),消除卫生死角和火灾隐患,做到“应湿尽湿、应扫尽扫、扫完即运”,避免“风起絮飞”现象发生。同时,与园林、水务部门强化“手拉手”机制,调配雾炮车、高压水炮车等各类环卫车辆开展喷雾、喷水作业,及时配合做好灌木丛、河堤及口袋公园的杨柳飞絮湿化、清扫和收运工作。
为有效应对季节性杨柳、法桐飞絮问题,山东省淄博市开展飞絮治理专项行动,通过“减存量、锁源头、降浓度、速清理”四步协同的方式,破解飞絮治理难题。
环卫部门完成易产生飞絮树木的精细化摸排,对辖区主干道、公共广场及公园内法桐、杨柳集中区域实施集中管控。在飞絮高发时段,工作人员采取“立体式”管控策略。在树冠层通过实施增湿作业来延缓絮体飘散;在地面层则加密道路洒水频次,让飞絮尽快沉降。同时,建立动态清运机制,一旦飞絮落地,便加快清理速度,有效避免二次扬飞及消防隐患。地面保洁人员增加巡回清扫次数,及时将落地飞絮清扫收集,转运至指定地点处理,确保路面干净整洁。此外,持续关注飞絮情况,不断优化治理措施,降低飞絮对市民生活的影响。
4月以来,杨柳飞絮进入集中爆发期。河南省新乡市市政部门汲取了往年的治理经验,根据“源头控制、有效处置、齐抓共管、联防联控”的原则,对飞絮展开综合整治。市政部门利用小型机扫车、洒水车、高压水枪、雾炮车等多种设备,对重点区域进行精细化喷洒作业,有效抑制飞絮扩散。实施雾炮车与微型无人机协同作业模式,以“树冠冲洗+空中喷雾”立体化作业模式,将飞絮萌芽遏制在萌芽中。随后,小型机扫车跟进清扫地面落絮,确保每一片飞絮无处遁形。针对公交站台、景观绿廊等特殊区域,采用真空吸附装置实施“微创清理”,清除地面落絮。
科技赋能:无人机助力药物喷洒
在安徽省淮南市,每年春夏之交,4500余棵法桐的果毛随风漫天飞舞,形成恼人的“梧桐雨”。家住洞山中路附近的李女士无奈吐槽:“一出门就狂打喷嚏,晾衣服都得紧闭窗户,根本不敢开窗透气!”为破解这一困扰,淮南市市政部门今年创新引入“空中卫士”——无人机,开启智慧化飞絮治理新模式。在洞山公园,伴随着阵阵嗡鸣,一架无人机腾空而起,精准向30米高的梧桐树冠喷洒生物抑制剂,从源头抑制花芽分化,减少果球数量和飞絮飘散。这是淮南市首次采用无人机技术治理飞絮。
自3月下旬起,市政部门针对30米以上的法桐球果,开展“空中+地面”立体化作业:无人机高空喷洒高分子化合物黏着剂,将梧桐果球牢牢固定;地面高压冲洗车同步作业,使炸裂的球果粉尘及毛絮集中脱落并做到“即落即清”,最大限度减轻飞絮对环境和生活的影响,让市民重享清爽宜人的春日时光。
为进一步提升杨柳飞絮治理效能,最大程度降低其对群众生活与出行造成的困扰,山东省滨州市城管部门运用无人机技术,对辖区内部分路段、公园及广场等杨柳树集中分布区域开展抑制剂喷洒作业。作业时段精准划定为每日8:00至11:00、14:00至17:00。结合实时飞絮监测数据,城管部门将动态调整喷洒频次,适时开展第二、三轮强化治理。此次采用的杨柳絮抑制剂主要成分为高分子聚合物、脱落酸等,经水分稀释后喷洒于树冠之上,可使杨柳絮在树上粘结、收缩,失去飞行能力,随雨水或风化自然脱落,进而减少飞絮危害,起到物理防治的效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