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楼市实现“开门红”:改善性需求入市积极,
新房成交实现正增长
在政策引导与品质提升的双重助力下,一季度郑州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态势愈发稳固。
4月20日,中国房地产记者从郑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获悉,一季度整体来看,在扣除政府回购因素后,商品房累计销售面积同比增长2.15%,成功实现“开门红”。
郑州市新房市场表现活跃。据郑州市房产交易服务平台数据显示,一季度,郑州市商品住宅累计销售13747套,同比增长4.14%;累计销售面积164.3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73%;累计销售均价为10861元/平方米,同比下降2.37%。
二手房交易也在稳步增长。一季度郑州市二手房累计成交21988套(间),同比增长9.38%;累计成交面积为232.9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51%;累计成交均价为8969元/平方米,同比下降6.71%。
郑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受春节假期影响,1~2月份郑州市商品房销售节奏减缓;3月份以来,随着商品房销售“淡季”过去,一季度各项“开门红”措施全面展开,叠加货币化安置及安置政策的持续推进,郑州市房地产市场保持筑底回升、缓慢复苏态势,加之市场投放和销售环比增长幅度较大,销售同比实现连续两个月增长,初步实现了郑州市房地产市场发展第一季度“开门红”的目标。
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会长宋向清也向记者表示,“一季度,郑州房地产市场呈现出‘新房回暖与二手房承压并存、核心区域与远郊分化加剧’的复杂局面。政策红利与市场规律共同作用,塑造了当前的格局,未来发展将围绕结构性机会与风险并存的态势展开。”
一位资深地产从业者认为,郑州市场整体呈现 “低量价稳、品质刚需修复、刚改类加速出货、改善成交承压”的特点,进入二季度,随着多个典型第四代住宅新盘入市,以及货币化安置的陆续投入使用,将进一步支撑成交及市场活跃度回升。
新房市场:改善需求主导,核心区域领涨
“招商·林屿境和招商时代·映江河2个项目,每周的到访客户量稳定在300组以上,高峰时段甚至能达到400组左右,平均每周能成交15~20套。”招商蛇口郑州公司营销负责人孙硕介绍,截至3月27日,映江河已售出70套房源;2月份售出50套;1月份售出44套房源。
其中,招商·林屿境项目是招商蛇口于 2024 年8月在郑州市二七区开盘的第四代住宅项目,首次推出255 套房源,当日便成交 187 套,去化率高达 74%。自推出以来,该项目广受客户认可,去年实现了5次加推5次售罄的热销业绩,名列郑州2024年销售套数第一名。
孙硕表示,当前在售的两个项目一直处于涨价状态。针对市场情况,项目进行了加推,新加推房源价格相较于上一批次普遍上涨了1~2个百分点。
谈及项目去化效果好的原因,孙硕表示,除传统“金三银四”销售旺季效应外,项目自身产品力获客户广泛认可也是重要因素。在市场窗口期,项目加大推广力度,加推节奏密集,并采取赠送家电礼包、住宅与车位同购优惠等促销手段,整体优惠力度较大,客户反响良好。
据郑州市房产交易服务平台数据显示,3月份郑州市商品住宅销售5443套,环比增长45.89%,同比增长13.3%;商品住宅销售面积66.37万平方米,环比增长52.19%,同比增长16.94%。
上述房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3月份市场销售活跃,前期积压需求持续释放,叠加信贷政策释放积极信号,推动销售转化率提升,新房销售同环比均实现正增长,市场“止跌回稳态势进一步增强”。
不过,郑州一头部房企营销人士表示,当下郑州新房市场虽整体延续向好势头,但呈现“冷热不均”的两极分化现象,优质板块、品牌房企和优质项目去化良好、发展稳健,而四环以外或产品力不足的项目则销售承压。
从市场表现来看,新房市场呈现出改善需求主导,核心区域领涨基本态势。数据显示,一季度,郑州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中,125平方米以上户型占比超35%,改善需求成为市场主流。
价格分化显著。核心区域如金水北、郑东新区新房均价稳中有升,部分项目溢价超15%,以第四代住宅为代表的创新产品成为市场卖点,吸引大量二手房购房者转向新房市场。贝壳网数据显示,3月郑州市近50%新房成交客户来自二手房带看群体。
此外,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集中。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一季度,郑州房地产企业销售金额TOP20企业合计销售金额为87.75亿元,正商集团、中海地产、保利发展、越秀地产、招商蛇口、华润置地等房企领跑市场。
宋向清认为,郑州市场出现了分化与转型并行的新发展态势。首先,区域分化在加剧,核心区“量价齐升”,远郊区则出现“库存堰塞湖”,郑东新区、金水区等产业聚集区凭借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和轨道交通红利,新房价格稳中有升,二手房抗跌性强;航空港区、中牟县等区域库存去化周期超30个月,价格承压明显。
其次,产品结构在升级,一方面改善型需求主导楼市,另一方面现房销售占比在提升。120平方米以上户型去化速度同比提升18%,第四代住宅溢价率超周边竞品20%。同时,准现房占比达65%,倒逼房企强化工程管控与成本优化,行业从“规模竞争”转向“质价比”比拼。
最后,政策边际效应有所递减,对楼市的刺激空间收窄。当前房贷利率已接近历史低位,进一步降息空间有限,需求释放可能后劲不足。而二手房去化压力(13万套挂牌量中60%为老旧小区)若未有效缓解,可能拖累市场信心。
一位郑州房企高管也向记者表示,政府助推作用对房企至关重要。去年10月份市场销售情况特别好,与政策紧密相关。9月、10月房票政策出台,此前政府每个季度都会出台新政策,如货币化安置政策、以旧换新政策等,为市场注入活力。从节奏来看,政府每个季度都会助推市场一把,这对市场发展十分难得。
据克而瑞河南区域数据显示,一季度本土房企商品房销售面积榜单中正商集团以约10.56万平方米排第一,在货币化安置成交的助力下,销售面积同比去年一季度上涨65%。瀚海大观航空港区航海航城项目同样借势房票以约7.03万平方米位列第三。在货币化安置高效去化的加持下,航空港区新房库存进一步出清。
此外,政府在保交付方面也下了很大功夫。上述郑州房企高管表示,“去年有一段时间,政府每周甚至每隔一两周就会召开协调会议,询问房企是否存在问题、是否有需要解决的困难。”
对此,上述房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郑州市房地产市场第二季度将持续深化金融扶持政策,特别是住房公积金支持力度和适时的降准降息,加上改善项目的入市,将促进改善性需求的释放,而且货币化安置发放使用更加完善方便,带动开发企业和安置群众的双向选择,保交房收尾工作的成效,烂尾楼项目的盘活交付,更增强了市场信心;预计郑州市第二季度房地产市场以复苏为主要特征,筑底比较紧固,企稳回升是主旋律,市场投放和销售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二手房:挂牌量激增,以价换量成常态
“3月带看量和成交量均优于去年同期,当前市场价格虽略有下降,但已趋于相对稳定。”郑州市金水区某房产中介门店经纪人张兵向记者介绍。
“近期客户咨询量显著增加,6点以后的带看量也明显增多。”郑州市中原区某房产中介门店经纪人马领表示,一季度他所在门店的二手房客户带看量大幅上升,高峰时期一周有3至5组带看。
“3月份我刚购置了一套总价120万元的四室两厅两卫的新房,建筑面积140平方米,首付40万元,月供约5000元。”王先生告诉记者,这是他首次购房用于结婚,尽管还贷压力较大,但他仍选择一步到位,以避免后续换房的麻烦。
此外,部分有意购买二手房的购房者选择继续观望。李女士表示,她原本居住的小区环境、物业管理不佳,户型面积也较小,因此考虑换一套更大的房子。“但目前我不打算购买,想再观望一段时间,以当前市场情况来看我认为房价还会下降。”
郑州市房产交易服务平台数据显示,3月份郑州市二手房共成交8676套(间),环比增长了51.81%,同比增长了10.23%;成交面积为91.28万平方米,环比增长50.27%,同比增长10.55%;二手房均价为8928元/平方米,环比下降了1.07%,同比下降了6.17%。
上述房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二手房交易稳定增长,“以价换量”交易特征显现。自年初以来二手房交易量同环比均上涨,尤其3月环比涨幅超5成,交易面积超新建产商品房,交易均价窄幅波动,市场信心修复带动交易活跃度;二手房交易均价同比呈下降态势,长期来看“以价换量”行情仍将延续。
宋向清也表示,“二手房市场以价换量成常态,房东降价急售导致市场预期混乱,部分区域价格踩踏加剧,如二七区、惠济区等非核心板块房价同比下跌6%~8%。”
记者发现,一位从2020年起便挂牌出售房源的业主,其价格波动情况反映了二手房房东根据市场行情调整价格的行为。据贝壳找房APP显示,该房源2020年10月挂牌价为300万元,随后在2021年期间先后涨价3次,共涨价65万元;2022年年初,随着新冠疫情的发展,该房源开始降价,从最初的降价3万元,到2023年的5万元、2024年的10万元,直至2025年4月9日一次性降价55万元。截至4月21日,该房源近一周带看了7次,有221人关注,但仍未售出。
此外,二手房价格下跌与抗跌板块并存。库存压力加剧,相关平台数据显示,截至3月,郑州二手房挂牌量突破13万套,但成交均价持续阴跌。总价30万以内的房源占比近10%,部分大型社区因体量大、房龄老,成为降价重灾区。
相反,优质资源逆势热销,金水区正弘数码公寓(省实验学区)、郑东新区奥兰花园(双学区+低密社区)等优质二手房90天内成交超30套,印证“稀缺资源抗跌”逻辑。
一位长期关注房地产业内人士表示,当前购房者的观望情绪相较于前两年,情况有所好转。但在市场调整之际,客户购房时更加谨慎和更加专业了。在过去市场普遍繁荣时,购房者可能更看重价格,选择性价比高的房源。如今,他们更加关注项目的位置、产品品质,以及后续升值潜力。
同时,他表示,当前郑州房地产市场中的投资客几乎没有,除非存在严重价格倒挂的楼盘。由于郑州的吸附能力较强,当前市场购房的主力军多为“新郑州人”或“返乡客”,即近几年来郑州工作的上班族或刚毕业的大学生,以及在外地工作的人群选择回郑州购房。
好房子入市:激活二季度郑州楼市动能
第四代住宅以新产品、高得房率、高赠送、超大阳台、户户有空中花园等优势,在郑州市场占据主流,影响不断加深。
4月3日,位于郑州市中原区的通派·龙湖中原颂项目首次开盘,短短3分钟销售额便突破5亿元。据项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自售楼处开放半个月内,便吸引了2000组客户到访,首开的172套房子全部售罄。
谈及项目热销原因,该工作人员表示,除了政策利好外,项目在产品打造上对标第四代住宅设计标准,以创新理念打造空中花园等特色空间,且在国家《住宅项目规范》出台前,就将层高设定为3.05米,为业主打造契合新时代需求的“好房子”。
在郑州新房市场中,目前中海地产、招商蛇口、华润置地、、越秀地产、亚星、正弘等地产公司均在郑州推出了“第四代住宅”项目,不少项目开盘后受到追捧。除上述招商林屿境项目外,位于郑州市金水区的第四代住宅金投豫发豫园,2024年底首次开盘推出77套房,迎来148个购房者参与摇号,2小时便实现首推房源基本售罄,总销售额约2.2亿元。
孙硕表示:“预计二季度整体市场或将迎来销售高峰。自去年起至今年年初,郑州陆续有新地块出让且成功拍卖,这些地块多位于城市核心区域。同时,新地块所开发项目均为当下备受关注的‘第四代住宅’产品,目前多数项目计划于二季度入市,招商蛇口的新项目亦定于此时推向市场。”这些新入市项目以改善型住宅为主,此类产品成交金额大、单价高。当前,有换房需求的改善型客户群体规模庞大,这些高品质改善型项目有望吸引大量此类客户,从而推动市场成交。
孙硕还介绍,此前招商蛇口在郑州的项目多以刚需和刚改产品为主,但随着市场发展与客户需求升级,招商蛇口决定调整战略方向,未来将更多聚焦核心地段地块,并专注于开发改善型住宅产品,主力户型面积设定在130 -~140平方米,尤其是“第四代住宅”,以满足客户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
记者梳理发现,2025年郑州计划入市的楼盘项目中,已有22个项目明确产品大致定位,其中“第四代住宅”项目多达10个,占比接近半数。值得注意的是,郑州各区域重点地块几乎均规划为第四代住宅产品。包括中原区的龙湖中原颂(睿玺苑)、电建华曦府二期;郑东新区的SIC超级总部中心|润府2期、金茂10号地;金水区的越秀大石桥地块;惠济区的铁建投花栖樾;以及高新区的正弘青云筑2期等。
华润置地郑州公司营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一季度,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明显,加之核心城市土地市场回暖带动,购房者信心有所增强。面对日益平稳及向好的市场窗口期,公司将积极部署营销策略,加快SIC超级总部中心|润府2期和中原润府两个主力住宅项目的推售动作,预计上半年都会入市。“后续还将积极关注并拓展主城核心区的优质土地资源,如高铁片区、北龙湖片区、老城核心区等。”
此外,上述郑州一头部房企营销人士告诉记者,2021年至2024年间,公司拿地数量极少,基本上每年仅获取一块土地,2022年疫情期间更是未进行任何土地获取操作。项目数量受限,公司便把更多精力投入每个项目,使项目运作更精细。“2025年郑州房地产市场进入全新发展阶段,2025年一季度以后获取的新项目,大概率都会遵循第四代住宅以及‘好房子’的理念来打造。”
河南省房地产业协会秘书长姜鹏飞表示,“随着国家及省市各项调控政策力度逐步加大,同时房地产企业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推出高品质、符合市场需求的好房子,房地产市场正逐步呈现平稳运行态势,市场预期和信心正逐步恢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