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动态 > 市县动态

【打印】

【字体:

安阳:“三位一体”构筑古树名木保护屏障

发布日期:2025-07-04 信息来源:安阳市城市管理局 阅读:

  近年来,安阳市秉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理念,着力提升古树名木的管理和养护水平,全力破解古树名木管理难题,通过挂牌建档、智能监测、专项养护“三位一体”创新举措,推动城市古树名木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挂牌建档,赋予古树身份证件

  一是构建全面档案库。自1993年开始,安阳市启动了古树名木建档工作,当年共建档古树名木34株,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和鉴定登记,截至目前建档挂牌古树名木94株。每株古树名木都有量身打造的详尽档案,涵盖树木的位置、生长数据、环境状况,以及背后的历史典故等信息,实现“一树一档”,为后续的精细化管理筑牢数据根基。

  二是设置智慧二维码铭牌。为每株古树名木配备二维码铭牌,市民扫码即可获取树木的详细信息以及古树名木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不仅拓宽了公众对古树的认知渠道,也激发了全民参与保护的热情。

  三是推进树权人确权与普法。在推进古树名木树权人确权签字工作的同时,积极向树权人普及古树名木保护的政策法规,强化其责任意识,推动全民共护古树名木。

  四是加强后备资源储备。2022年,市园林绿化和环境卫生事务中心组织全市开展古树名木后备资源排查,共计排查符合后备资源条件的树木877株,极大丰富了古树名木保护资源库。

  智能监测,搭建数字管护体系

  一是实行智慧管理。针对安阳市城区古树名木保护和管理工作现状以及实际工作需求,2022 年,由市园林部门委托联通公司搭建安阳市古树名木管理系统。该系统集数据分类维护、查询,巡查养护监督,统计分析辅助,法规宣传展示,以及意见建议采集等功能于一体,全面覆盖城区94株古树名木的详细位置、生长数据、环境状况、历史典故、树木图片等多元信息。

  二是实现动态监管。巡养人员借助手机程序实时上传巡查养护记录,管理人员通过系统后台与手机程序端,便可对巡养工作进行监督与统计分析,实现管理养护流程的信息化、动态化监管。

  三是强化共管合力。市民群众扫码进入微信小程序,既能了解古树名木详情和相关法律法规,还能通过系统内的联系电话与留言栏,提供古树名木保护线索和意见建议,形成全民参与的监管合力。

  完善机制,定制专项养护方案

  一是强化组织,完善巡查养护机制。依据古树名木相关工作要求,制定养护方案,成立领导小组与工作机构,明确各方职责。巡查小组严格按照“每周巡查所有古树一遍,恶劣天气后及时加强巡查,发现侵害行为立即制止并上报”的工作机制,对城区94株古树开展巡查工作 。

  二是注重交流,提升专业技术力量。2024年,市园林部门与河南林业职业学院合作,成立河南省古树名木复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豫北工作站。双方定期邀请专家开展技术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技术能力。自2023 年起,联合河南省古树名木复壮工程技术中心专家按照“一树一策”原则,对85株古树逐棵开展健康评估与树龄鉴定,为8株长势衰弱的古树制定并实施复壮方案。在此过程中,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全程参与,为古树名木鉴定和复壮养护的规范化、科学化提供人才支撑。

  三是因树施策,实施精细管护。在日常养护中,根据养护方案与古树名木的生长状况,定期开展浇水、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工作。针对不同立地条件,采取破除地面硬化、扩大树穴、安装防护设施、加固支撑、保暖防寒等一系列有效保护措施,全方位保障古树健康生长。针对极端天气,如,在台风天气来临前对易受影响的古树名木进行加固支撑;在寒潮来临前采取喷洒防冻液、包裹草苫、地膜覆盖等措施保暖,充分保障了古树健康生长。

  四是强化宣传,形成保护合力。通过开展“保护古树名木、守护自然瑰宝”“《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宣传”等主题活动,以在社区、小区、公园、广场悬挂条幅、发放资料等形式,向市民普及保护古树名木的重要意义。在日常巡查中,向古树所在院落居民、社区工作人员发放宣传资料,制作古树名木相关保护内容借助微信公众号、省市媒体等平台,广泛宣传古树名木保护知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的良好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