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等靠要”到“主动干”
看洛阳市从政坊游园的运营思维新模式
近年来,随着城市公园建设的持续推进,洛阳市城市公园数量不断增多,城区公园绿地面积4460.81公顷,其中市管公园10个、区管游园318个,各类城市公园在涵养水源、降温增湿、减霾滞尘、引风供氧、休憩健身等方面的生态功能与服务功能日趋完善,已逐步成为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城市公园的不断发展,其管理运营方面的短板也日益突显,很多公园面临着“藏在闹市无人知、持续发展能力差、运营经费靠财政”的窘境。为破解发展难题,从政坊游园利用公园转型升级的契机,创新发展理念,探索出了“坚持公益、生态优先、运营前置、内容引流、体验为王、服务至上”的管理运营思路,对全市其他公园的管理运营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一、基本情况
从政坊游园位于古城路以北、聂泰路以东、永通门大街以南,占地面积约400亩,由洛阳市城管局下属差供事业单位从政坊游园管理中心负责管理运营。该游园依托隋唐里坊格局,借鉴隋唐庭院建筑风格,重点突出“里坊为棋、名园为子、文化为魂、生态为环”的设计理念,以自然式园林布置和海绵城市的造园手法,突出生态、自然、野趣,是一个融文物保护、生态低碳、体育健身、休闲娱乐、科普互动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公园。从政坊游园自开园起,便受到了市民游客的极大欢迎,迅速成为了我市新的网红打卡地和市区青年父母周末遛娃的首选地。2021年全年运营收入达到930余万元,其中园区收益460余万元,不仅破解了财政管理经费受限的难题,还保障了园区提升发展建设的资金来源,使园区步入了高质量的循环发展,达到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增长。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规划运营前置。从政坊游园在提升改造之初就结合实际编制了园区提升改造设计方案,科学确定了主要功能定位、业态布局、经营项目、游览路线等。在功能定位方面,在坚持公益性的基础上,从政坊游园以吸引青年人群为目标,改变游园“仅绿可赏”的传统单一模式,通过“免费公园+动物观赏”的颠覆性创意,打造“动物近距离互动+亲子游乐互动”的沉浸式体验,不断拓宽受众群体。在业态布局方面,从政坊游园结合青年人群的不同需求,将园区划分为运动空间、交友空间和亲子空间三种空间类型,在设置运动健身、林下休闲等公益性区域的同时,布局了游乐体验、萌宠互动、体能拓展和静态休憩等消费业态,开展不同的演艺活动,丰富游园体验内容,打造网红打卡地,吸引青年人群客流量。在经营项目方面,从政坊游园以游客的体验与感受为第一要义,在“不拔一棵树,不毁一片绿”的前提下,设置了“飞鸟欢歌”、“萌宠乐园”、“丛林探险”、“亲子乐园”、“青年茶社”、“青年音乐广场”等18个兼具趣味休闲、寓教于乐、沉浸互动、文化交流、社交娱乐等多重体验的经营项目,搞活“林下经济”,在提升游客游园体验舒适度的同时,也提高绿地利用效率。在游览线路方面,从政坊游园深入分析游客行为习惯,规划设计了水上游览、亲子互动、青年游乐等3条主要观光游览线路,沿主要线路集群式布局了运动场、林下健身广场、码头、驿站、公厕、停车场等配套服务设施,满足不同群体休闲娱乐需求。
(二)整合引入优质资源。整合市管公园各类优势资源,结合资源禀赋积极引入外地优质资源,不断降低资金投入,提高资源使用效益。一是加强与市管公园联动发展。从政坊游园依托自身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优势,从王城动物园引入羊驼、梅花鹿、白黇鹿等动物开设“萌宠乐园”互动项目,利用王城动物园在动物饲养、繁殖培育等方面的技术优势指导项目管理,最大化发挥资源利用效能。立足于与隋唐遗址植物园水系联通的实际情况,联合开发“隋唐里坊水上巴士”,游客可乘船自由穿梭在两园之间,实现两园水陆互通、资源共享,凝聚发展合力。二是积极引入外地优质资源。从政坊游园依托自身水系资源,通过动物置换,从广东长隆动物园引入黑天鹅、鹈鹕、亦麻鸭、鸳鸯等水禽,打造独具吸引力的“飞鸟欢歌”游船互动体验项目,成为广大市民竞相前往的爆款打卡点。
(三)创新管理运营模式。转变过去“重管理、轻经营”和“等靠要”的思想观念,探索市场化运营。一是创新“自营+合作分成”运营模式。对于“飞鸟欢歌”、“萌宠乐园”等核心体验项目,考虑到动物饲养的专业性要求,从政坊游园采用自主经营的模式,由游园管理中心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管理运营。对于“欢乐农场”、“亲子乐园”、“草船借剑”等游乐项目和“青年茶社”、“青年音乐广场”等休闲项目,采用合作分成模式,引入经验丰富、实力强的社会力量负责投资建设,游园管理中心在免收租金的基础上,根据项目投资额、运营成本等与投资方核定分成比例,每月根据营业收入进行分成,实现游园管理中心与商户“风险共担、互利共赢”。截至目前,已引入社会资本1214万元,通过分成实现营收600余万元。二是强化监管服务。建立移动支付营销管理系统,对园内商户营业收入实行统一监管,并定期分析园内各项目运营情况,为项目运营提出合理化建议。游园管理中心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实行每周走访商户制度,从被动管理转变为主动服务,及时解决商户在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加强安全、防疫、卫生等方面的监督管理,真正打造公园管理运营共同体。三是完善考核机制。制定《商户考核管理制度》,从安全、服务、诚信、卫生等四个方面完善指标体系,对园内商户实行每月检查、年终考核评比,考核结果作为续签合同的重要参考,进一步调动商户运营积极性,实现商户与公园合作共赢。
三、启示和建议
从政坊游园立足自身区位条件,紧密结合青年友好型城市理念布局公园业态,充分挖掘资源优势进行颠覆式创意,有效兼顾了公园的公益性和自身的营利点,值得各公园、游园学习借鉴。同时,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我市公园管理运营水平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差距,亟待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激活公园发展活力。
(一)下好公园规划运营先手棋。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及功能定位是公园能够实现良好运营和服务市民的前提条件。从政坊游园在提升改造之初,就以吸引青年人群为目标,注重运营设计前置和业态布局提前研究,打造了如今的网红打卡地和周末遛娃首选地。目前,很多公园规划往往只强调绿化景观功能,很少考虑甚至忽略了对公园运营管理的前期研究,在公园建成后逐渐显现出由此造成的管理不当、运营不善等问题。建议我市各级公园、游园在后续的提升改造中,在规划设计阶段就以运营前置的思维指导项目建设,提前研究谋划后期管理运营模式,在保证公益性的基础上合理设计盈利模式,提高公园建设的前瞻性和系统性,确保公园运营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建议各级公园在规划设计阶段,充分考虑自身地理位置、资源基础、功能定位、服务对象等因素差异化发展,不断提高公园的多元性和特色性。
(二)凝聚公园资源要素合力。优质的资源要素是公园得以发展的基础。从政坊在提升改造时,整合市管公园的各类优势资源,充分利用王城动物园的动物资源和技术优势打造“萌宠乐园”项目,联通隋唐城遗址植物园水系打造“隋唐里坊水上巴士”项目,通过动物置换打造“飞鸟欢歌”项目,有效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目前,王城公园、国花园、隋唐城遗址植物园等市管公园普遍具备特色多样的资源优势,濒危动物华南虎数量居全国第一,“王城彩灯”制作技术力量卓越,牡丹培育和牡丹观赏已成规模,但由于没有得到有效的优化整合,优势资源效能无法充分释放,很多公园“守着金山不见金,抱着金碗吃不饱”。建议全市各公园牢固树立“一盘棋”思维,强化联动合作,通过多种形式整合优质资源,实现各类公园协调配套、功能互补。
(三)构建市场化管理运营方式。市场化的管理运营方式是公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从政坊公园除自营项目之外,多数项目以合作分成模式引入社会资本投资建设运营,通过向商户免费提供场地、分类核定分成比例等手段,使公园收益从传统的租金收益变为了可持续的分成收益。同时,游园管理中心也建立完善了服务、监督、考核等机制,有效激发了商户经营的积极性。目前,很多公园管理还停留在养护层面,在提升建设上单纯依赖政府投资,没有从运营的层面培育业态,导致公园发展后劲不足。建议各级公园学习借鉴从政坊模式,积极探索市场化运营方法路径,广泛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公园的建设运营,为市民提供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服务供给,不断提升自我造血能力。
(四)探索公园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目前,洛阳市城市公园实行分级管理,王城公园(含王城动物园)、洛浦公园、中国国花园、隋唐城遗址植物园、牡丹公园、西苑公园、大同坊游园从政坊游园、开元湖公园、兴洛湖公园、天香牡丹园等10个市管公园分别由9个事业性质的公园管理机构管理,其它各类游园由各城市区属地管理。在“一个公园一个管理处”的管理模式下,各公园管理上各自为政,管理水平、运营服务理念参差不齐,资金、资源、技术合力也无法充分发挥,致使公园难以突破发展瓶颈。另一方面,9个市管公园管理机构编制数总计347个,实际在职335人,存在机构臃肿、人员冗余等问题,很难调动起职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公园转型发展自生动力不足。建议借鉴深圳、珠海等先进地区做法,结合市直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将现有的9个公园管理机构优化整合为1个公园管理中心,对市管公园进行统一管理,实现人员统一调配、资金统一使用、统一绩效考核。同时,积极探索“管理中心+公司”模式,以市管公园产权为载体,成立专业的公园运营公司,整合优势资源,创新投融资和经营机制,实现市管公园市场化开发运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