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郑州 读懂最早的中国
绿文携“大象” 花器竞风流
一根青竹、几枝草花、一段枯木,经插花大师的妙手,炫姿一变,成为一盆雅致风韵的插花作品,赢得观众热烈的掌声。
8月2日下午,在七夕节来临前夕,郑州市绿文广场管理中心与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携手2020年全国插花花艺技能比赛二等奖得主施斌,为人民路顺一社区群众奉献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器与花的甜蜜联动”,一场跨越时空的联动。
首先,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讲解了宋代瓷器的烧制原理及中原陶瓷从初期走向成熟的历程。深居在博物馆的展品让大家近距离地感受到陶器那种沉淀下来的古朴和沧桑。
接下来,插花花艺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郑州市绿文管理中心正高级工程师李文玲,为现场的小区插花爱好者们讲解了插花的历史和古老郑州的历史沿革,普及了插花艺术的一些基本知识。她引用原郑州市文物局局长、中国古都学会副会长阎铁成先生的著述,阐明中华“多元一体”文明在郑州完成奠基。她从《诗经》的篇章中解读了先人很早就会用插花表达感情,更多的是以插花形式体现定情之意。另外宋代四雅有挂画、插花、焚香、点茶,插花占其一,说明插花的历史在华夏是传承有序的,宋代也被称为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高峰期。
李文玲大师与施斌先生即兴做了插花演示,一株普普通通的竹子和各类花草在他们手下犹如被赋予了生命,绽放出了艺术的光彩。“竹韵”巧夺天工,意境悠远,令人产生无限遐想;“生机”花疏叶茂,红豆点点,让人感慨大自然的特有魅力;“枝娆”以一束粗枝为主干,扶摇直上,象征着奋发向上、永不退缩的精神。巧妙的设计和幽远的含义赢得大家的喜爱。
随后大家开始各自实践,众人认真学,老师耐心教,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临别时大家依依不舍,约定下次再组织类似的活动,提升业主花艺,美化生活,让插花这种美好的艺术进入千家万户,让人们的生活花言花语,锦上添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