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天的坚守,只为绿水青山(二)
信阳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作侧记
茗阳社区住户每天产生的生活污水,经浉河南岸污水管道、过浉河管道、浉河北岸污水管道,流入琵琶桥附近的污水中途提升泵站,再经平桥大道污水管道,进入市第一污水处理厂,经过沉砂池、氧化沟、二沉池。。。等一系列处理工艺,水质达标后,除一部分中水利用外,其余排放汇入浉河。。。
不由得好奇,从千家万户下水道流出的生活污水,是怎样一个经历由“浊”变“清”?城市的污水处理系统是怎样运转的?常年面对臭味刺鼻的污水,治水人是如何坚持下来的?只有走近他们,才能感同身受。。。
城市污水治理的推动者
信阳市城市污水治理是伴着浉河污染整治而起步的,早年间信阳市区排水体制为雨污合流制,市区内无完整的排水系统,城市的雨、污水依地形、地势就近排入城市内河,最终汇入浉河,浉河成为污水的受纳体,水质综合污染指标很高。
水环境整治刻不容缓,全面治理战役从此打响,信阳市城市污水治理工程发展至今,已累计投入近12亿元,中心城区建成污水处理厂3座,配套污水主干管100余公里,现状日处理污水能力达30万吨。其中,第一污水处理厂位于平桥区十八里村,运行有20万吨/日的污水处理厂一座、8万吨/日的中水回用厂一座、单班100吨/日的污泥无害化处置厂1座;第二污水处理厂位于平桥区陆庙办事处苏庙村,运行有5万吨/日的污水处理厂一座;第三污水处理厂位于高新区工业城闵岗村,运行有5万吨/日的污水处理厂一座。
3座污水处理厂投运以来,城区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大幅提升,城市内河沿线生活污水截入污水干管,畅通了污水处理脉络,浉河水质达到了地面水体四类标准,久违的白鹭回来了,在绿波荡漾的水面上翻飞、盘旋,美丽的倩影、悦耳的鸣叫,给市民带来了重拾的喜悦和自豪。
严要求高标准的执行者
在第一污水处理厂,以走流程的方式了解了污水变清流的过程,尤其是污水处理厂进水口内夹杂着各种垃圾漂浮物、不时飘来阵阵恶臭的生活污水与出水口清澈见底的达标排放水形成了鲜明对比。“高标准是严执行的目标方向,市第一污水处理厂是全市污水处理规模最大的企业,必须严标高准规范运营,保证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每一滴水都得到有效处理、达标排放”,市污水处理公司负责生产运行的副总经理朱志刚说道。
从生活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历经粗格栅、提升泵、细格栅、沉砂池、氧化沟、二沉池、消毒等十多道处理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有相应作业规程,设备启停、液位调控、曝气设置、药剂投放、采样化验。。。有人会问:这么多工序,靠什么能够一年365天,年复一年得以坚持?答案是“制度”和“执行力”,《工区岗位职责》《安全生产制度》《作业规程》《带值班制度》等事无巨细,每项工作都要求对标对表,不折不扣执行完成。
污水处理厂还属国控重点监控单位,出水口设置有第三方负责运维的水质在线监测监控设施,实时将污水处理厂生产数据上传至生态环境部门监控平台,实现对污水处理厂的实时有效监管。据统计,市第一污水处理厂2021年累计处理生活污水8062万吨,全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排放。
勇于担苦担难的实干者
担当是一种觉悟,是一种使命,是一种勇气。在污水处理厂,高标准、高效率、严作风是污水处理工作者实干精神的写照。偌大的厂区内,职工并不多,但各工区岗位上的每位职工都在紧张而有序的忙碌着,或在巡视巡检设备设施,或在池大沟深的构筑物里检修保养设备,或在详细记录每一组化验数据。。。细致而认真、紧张而有序进行着。
市污水处理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燕炜介绍:作为信阳市区规模最大的污水处理厂,人少事多已然成为常态,一方面污水处理厂属于市政基础设施,实行“四班两运转”的倒班制,以保证全年365天24小时不间断运转;另一方面,污水处理厂还要保证近百公里污水管网的运行维护,每天的管网巡查、破损检查井盖的及时更换等工作量也很大,污水处理厂的岗位设置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每个岗位都有明确的职责、都有不可或缺的工作任务,甚至关键岗位的技术人员“连轴转”、“以厂为家”也是常态。
自全市实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来,为配合辖区截污纳管工程的实施,彻底消除城区黑臭水体,污水收集量大大提升,第一污水处理厂日均处理量超过20万吨,运行负荷率超过100%,对生物系统控制、设备设施故障率等都造成了冲击,污水处理公司积极克服困难,配合完成各辖区截污纳管工程,确保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均达标处理后排放。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以来,面临存在的粪口传播风险,污水处理公司没有一人退缩不前、喊苦叫累,污水处理厂没有因为疫情停运一天一时,标准不变、初心不变。。。这些,一点一滴,一桩一件,无不展现着污水处理工作者强烈的责任感、勇于担当的精神,365天的坚守,值得为他们点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