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动态 > 市县动态

【打印】

【字体:

焦作:沃野流金时 幸福欢歌起

发布日期:2023-09-12 信息来源:焦作市住建局

       金秋九月,迎来丰收的季节,一幅幅充满希望的丰收画卷在河南焦作沁阳市紫陵镇徐徐展开……行走在田间地头,绵延成片的玉米须迎风曼舞,不时泛起阵阵“红浪”,一串串籽粒饱满的葡萄从枝叶间探出,空气里弥漫着阵阵果香。苹果和柿子像是成排成列的红灯笼,在阳光下闪着亮澄澄的光,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千亩农田点美景,灾后重开幸福花。一处处“险道”变成“通途”,一座座“新桥”顺畅通行……沁阳市紫陵镇三桥三路灾后重建项目近日全部竣工,标志着紫陵镇群众走出灾情影响,迈上新生活台阶。

       2021年7月11日,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突然来临,山洪暴发,洪水顺着仙神河进入下游的安全河,冲毁河道,造成决口,淹没了农田,群众房屋受损、无家可归,学生停课,电力短期中断、通信线路受损、交通受阻。尤其下游的王庄村、长沟村,因洪水倒灌,成了一片泽国,分不出道路和农田,肆虐的洪水威胁着村民的生命安全。长沟村村民司良江当天因桥梁被冲毁,连人带车摔下桥,回想起当时的情景,群众至今心有余悸。

       灾情就是命令,责任重于泰山。紫陵镇党委、政府组织全镇干部,动员各村干部群众奔赴受灾第一线,一方面穿救生衣、驾橡皮艇转移被困群众;一方面排水泄洪,全力组织自救,及时上报灾情;沁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奔赴灾区,现场调度救援人员、设备,力求将受灾损失降到最低,避免群众伤亡。

       紫陵镇的灾情也牵动着全市人民的心。焦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建立了市领导联系和市直部门帮扶受灾乡镇工作机制,明确焦作市住建局对口帮扶沁阳市紫陵镇。住建局第一时间组成灾后重建帮扶工作组,常驻紫陵镇开展帮扶工作。工作组进驻紫陵镇后,走村串户安抚群众,到仙神河、捞河、安全河等流域逐一查看。因为道路泥泞,只能步行,工作组徒步十多公里摸底受灾情况。在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的救援下,灾情在短期内得到了控制。洪水退去后,工作组在干部群众的支持和相关部门的配合下,认真研究、理性分析,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将一张灾后重建的蓝图汇报给上级部门,争取灾后重建资金及时到位。

       工作组紧扣当地需求、群众关切,结合部门职责,找准帮扶重点,协调各方资源,围绕核灾鉴定、房屋重建、工程建设、补贴发放、政策宣讲等领域开展帮扶工作,增强资金、项目的精准性、针对性,力求真正帮到点上、扶到根上,早日让受灾群众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两年时间,无论是暑热冬寒,紫陵镇灾后重建工地热火朝天。驻村工作组和干部群众打成一片,和施工工地工人们打成一片,吃住在村里,吃住在工地,在当地群众的眼里,工作组是老百姓的贴心人。

      ‘丰’景成‘丰’产,‘丰’产映‘丰’年。仙神河、捞河、安全河的河道全段疏通,可抵御百年一遇洪水。一座投资540余万元的仙神河大桥全线通车,结束了仙神河长久以来没有桥的历史,捞河、安全河和受灾较重的长沟村、王庄村、赵寨村的三桥三路项目也全部竣工,总投资约410余万元。雨天,长沟村、范村、王庄村的孩子们上学的路不再泥泞,村民们农业生产、出村通行极其方便,周边的企业、养殖户门前的道路也畅通了,赵寨村建成了网格化农田,东庄村、窑头村、宋寨村、西紫陵村受灾群众搬进了新房,百姓的生活环境、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如今,紫陵百姓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一张张幸福的笑脸灿烂绽放,映照出新时代美丽紫陵的幸福底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