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动态 > 媒体报道

【打印】

【字体:

建设美好城乡 共享幸福生活

发布日期:2025-02-26 信息来源:河南日报 阅读:

  计划开工改造老旧小区25万户,实际开工改造31.79万户;城镇非居民用户“瓶改管”计划改造12万户,实际完成13.2万户;公共服务领域计划新建充电桩2万个,实际建设2.9万个。

  2月25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河南省“实事惠民生 聚力谋出彩”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发布会上获悉,“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镇非居民用户‘瓶改管’、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三项2024年省重点民生实事均超额完成既定目标任务。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让“老”居民过上“新”生活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民生实事、民心工程,也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河南坚持把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作为惠民生、补短板、扩内需的重要举措,在规划引导、政策保障、资金支持等方面,持续加大工作力度。”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田凯表示,我省聚焦宜居城市建设中燃气、排水、供水、综合服务、养老等重点领域,精心谋划储备项目,统筹推进城镇老旧小区和地下管网更新改造。积极抢抓国家扩大有效投资和“两重”建设等政策机遇,2024年共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10.3亿元,支持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53个,使更多居民实现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

  资金保障是各项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2024年,省财政部门千方百计统筹资金予以支持,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事项资金到位28.7亿元,尽最大努力使人民宜居安居。”省财政厅二级巡视员何祖军说,在确保足额安排资金的同时,省财政厅以加快预算执行进度为重点,指导各地财政部门加大工作力度,规范资金管理使用,督促资金使用部门高效推进项目建设。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董海立表示,我省将持续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坚持改造内容问需于民,改造意见问计于民,改造成果问效于民,指导各地完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机制,因地制宜推进改造工作。

  燃气“瓶改管”——让城镇商户用上“放心气”

  燃气安全涉及千家万户,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为更好推进城镇非居民用户“瓶改管”改造工作,省财政厅会同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研究奖补资金分配意见,按照“统筹安排、客观公正、激励先进、奖补结合”的原则,支持各地统筹用于对辖区内已完成“瓶改管”工作任务的非居民用户进行奖补,通过以奖代补引导市县加大投入。

  省辖市如何推进非居民用户“瓶改管”改造,提高用气场所燃气设施硬件水平?

  “督促指导管道燃气经营企业在积极服务工作上做‘加法’,在业务流程上做‘减法’,全面推行‘零距离、全天候、一站式、亲情化’服务,从前期咨询、设计施工到点火通气,每个环节都由专人负责,极大提升了用户体验。”平顶山市政协副主席、市城市管理局局长彭涛说,平顶山市“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可复制政策机制”被住建部向全国推广学习。

  平顶山只是我省持续推进非居民用户“瓶改管”改造民生实事的一个缩影。濮阳、周口等市还以非居民集中区域优先、分片实施的原则,以示范项目建设为突破口,“成熟一片、推进一片”,确保“瓶改管”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洛阳通过开展解读“瓶改管”国家相关的政策要求及管道燃气的安全常识的培训活动,有效提升了用户改造意愿。

  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让绿色出行电力“满格”

  新能源汽车已从潮流变为主流,充电基础设施作为交通能源融合类基础设施,是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保障。

  全省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如何?省交通运输厅二级巡视员、安全总监胡耀松说,自2021年起,河南持续在公路服务区新增充电基础设施;至2023年年底前,实现开通运营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基础设施全覆盖;截至目前,全省已开通运营的180余对高速服务区实现充电桩全覆盖,共建设充电桩3300余个,充电车位近4000个,蔚来换电站67座。

  据了解,2025年,我省继续将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列入省重点民生实事,已确定新建公共充电桩目标任务2万个以上。

  “下一步,在健全政策标准方面,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将会同有关部门,结合省两会建议提案,加紧修订完善《河南省充电基础设施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各监管单位职责分工,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化管理。同时,着力加大土地、金融等政策支持力度,持续优化充电基础设施领域奖补政策,并逐步向运营管理和乡镇、村倾斜。”董海立表示,在优化完善布局方面,将加快补齐农村地区公共充换电基础设施短板,进一步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持续开展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工作,逐步实现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充电桩“乡乡全覆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