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动态 > 市县动态

【打印】

【字体:

郑州:党建引领聚合力 守好城市“烟火气”

发布日期:2025-03-11 信息来源:郑州市城市管理局 阅读:

  夜幕降临,烟火升腾,位于高新区梧桐办事处辖区月桂路、金梭路段的便民临时疏导点逐渐热闹起来,各色美食令人垂涎欲滴,商家的吆喝声、游人的欢笑声此起彼伏……人气兴旺、生意红火、经营有序,这样的良好发展态势得益于郑州市城市管理局积极探索党建引领规范占道经营的治理路径。2025年,市城管局突出“我们的城市叫郑州”城市治理主题,围绕“56573”工作思路中的统筹“六个推进”,积极推进占道经营治理,以党建引领为牵引,通过城市管理“721”工作法,采取“堵疏结合、逐步规范”的方式,常态化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治理,营造干净整洁、秩序井然、美丽宜居的省会城市风貌。

  党建领航 构建共治格局

  日前,市城市管理执法支队召开2025年党建引领基层网格化治理工作推进会,要求各网格组长要主动融入社区,借力局系统下沉力量,聚焦水电气暖、占道经营、违建管控、垃圾分类等12类民生问题,做到“问题在一线发现、矛盾在一线化解、服务在一线延伸”。面对占道经营的治理难题,市城市管理执法支队联动高新区城市管理执法大队、派驻执法中队、社区网格员、物业、党员及居民代表成立临时党支部,创新采取“集思广益、商贩自治、体验执法”工作方式,按照“走访调查、合理规划、四有四定、规范经营、商贩自治、执法保障”六步骤,在不影响道路通行和居民生活的前提下,划设了便民临时疏导点,用于引导流动商贩规范化、自治经营,形成了以党建为引领、以网格联动为抓手、以全体党员为先锋的工作模式,形成了解决流动商贩占道经营问题的新模式。

  疏堵结合 托起民生温度

  划设便民疏导点并非易事,需要通盘考虑。市区两级城市管理执法人员联合社区网格员、物业、党员及居民代表,通过实地查看、走访调研的方式,详细了解了流动商贩、周边商铺的经营意愿,广泛听取了商贩以及居民的意见建议,多次召开现场会,集思广益为“整治”占道经营想办法。临时党支部综合平衡和考量各方诉求,提出在合适区域设置临时摊位的建议,引导流动商贩集中在一起规范经营,从源头治理违规占道经营行为,从而达到市民需求有回应、摆摊设点有着落、市容秩序有保障的多方共赢局面。然而,面对居民投诉多发、摊贩数量众多、摆摊点位零散的多重压力以及摊贩“去了又来”等复杂问题,治理占道经营不能一味去“堵”,还要从为民、便民角度出发,做好“疏”的文章。郑州市城市管理执法支队、高新区城市管理部和梧桐办事处立足既要有效解决摊贩售卖场地问题,又要优化城市管理秩序,明确以“疏”“堵”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理。同时,考虑到群众需求、环境卫生、交通安全、公共安全等因素,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在梧桐办事处辖区月桂路、金梭路等区域陆续设置了12处便民临时疏导点,用于流动商贩长期经营,为流动商贩安了“新家”。

  商贩自治 构建长效机制

  便民临时疏导点成功划设后,既要实现对临时摊位的长效治理,又要解决流动商贩引起的噪声、油烟、道路通行问题,发挥好商贩的主人翁意识尤为重要。为进一步提升管理效能,按照“坚持发动和依靠群众,引导商贩来服务商贩、引导商贩自己的事情自己来办”的原则,在临时党支部的组织下,便民临时疏导点组建了商贩自治联盟,实施“商贩自治”的长效治理模式,有效激发了商贩主观能动性,提高联盟的自治能力。同时,和谐的市场环境需要完善的管理制度作为保障,商贩们不仅自发签订了《规范经营承诺书》等行为约定,还通过内部机制筹集资金,用于提升经营条件、改善卫生状况等,实现了自我提升与管理的良性循环。临时党支部还要求商贩必须做到“四定”“四有”和“四不”,不仅对商贩进入临时摊位设置了准入门槛,更提升了商贩自律意识,违规经营现象明显减少。

  志愿活动 焕发文明新风

  通过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临时党支部发动流动商贩积极参与志愿活动,成立流动商贩志愿服务队,让他们成为一支流动的网格队伍、城市管理的“前哨兵”,加大对占道经营违规行为的劝导力度。市区两级执法人员充分利用“721”工作法开展人性化执法,通过开展“商贩协助管理”“体验城管执法”等公益活动,让违规商贩参与到城市管理中,增进商贩与执法人员之间的感情,既保障了辖区的环境秩序,又避免因执法方式简单粗暴引发群众不满,有效解决了商贩占道经营问题,便民临时疏导点实现了“科学管理、温情服务、有序经营”的总体目标。“城市管理不是‘一刀切’,而是要在规范秩序与保障民生之间找到平衡点。”市城管局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将持续深化‘党建+城市治理’模式,让烟火与文明同行,为郑州建设中心城市注入更强动能。”如今的郑州,街道整洁有序与市井烟火相得益彰,城市管理的“党旗红”与百姓生活的“幸福味”交相辉映,一幅魅力、内涵、气质的现代化都市画卷正徐徐展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