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省住房城乡建设暨棚户区改造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一、2013年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13年,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积极服务三大国家战略规划,斗志昂扬搞建设,千方百计促发展,攻坚克难保民生,各项工作任务全面完成,为全省经济企稳回升构筑平台、提供支撑,为“四个河南”建设增添活力、贡献力量。
(一)城乡规划水平明显提升。坚持把城乡规划作为调控空间资源、引领城乡发展的基本手段。城乡规划体系进一步完善。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总体规划编制完成,26项专项规划全面启动。新乡城市总体规划获国务院批准,济源城乡总体规划、驻马店城市总体规划获省政府批准实施。许昌、漯河等地开展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郑州、平顶山、许昌、鹤壁、焦作中心城区实现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开封开展了城市特色精细化设计。有78个县(市、区)域村镇体系规划完成审查报批,782个乡镇总体规划完成修编。启动村庄规划编制试点,信阳市光山县扬帆桥村村庄规划被评为全国第一批村庄规划示范。黄河风景区、青龙峡风景名胜区完成总体规划编制。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顺利推进。许昌、濮阳、漯河、安阳编制完成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总体规划。洛阳、许昌、平顶山、周口、驻马店等建设了中心城区与部分城市组团间快速通道。载体规划建设统筹推进。产业集聚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698.6平方公里,区内702个村庄启动一体化改造。176个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区完成选址确认,近半数“两区”空间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完成。
(二)重点民生工程进展顺利。坚决把民生工程作为民心工程、发展工程扎实推进、抓好抓实。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超额完成。在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举全厅、全系统之力,完善推进机制,破解资金瓶颈,保障土地供应,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41.9万套,完成目标任务的105%,基本建成32万套。开展全省棚户区摸底调查,确立“九个结合”的工作思路。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提升年”活动,坚持“三不”和“三个同步”,确保建设品质。开展全省经济适用住房专项核查,进一步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分配管理和退出。深入开展住房保障便民服务活动,全面公开保障房信息,放宽准入限制,加快审核进度,提高服务水平。郑州、漯河等地开展“三房合一,并轨运行”试点,探索住房保障新机制。农村危房改造任务顺利完成。落实督查巡查制度,开展“回头看”活动,对2009年以来项目进行全面核查,确保电子档案与实际相符。召开现场会,推广滑县等地危改资金由县直补到农户的做法。全省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3.3万户。污水处理厂新改扩建工程圆满完成。成立污水处理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信息报告制度,加大跟踪督促力度,加强项目建设管理和技术指导,新建成污水处理厂46座,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三)城乡建设管理进一步加强。大力实施城镇建设扩容提升工程,预计完成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800亿元,同比增长11%,完成村镇基础设施投资121亿元,城镇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专项规划编制进度加快。编制完成我省城市集中采暖老旧管网改造规划、城镇燃气“十二五”发展规划、城市供水与节约用水专项规划编制纲要,省辖市和直管县(市)全部完成园林绿化专项规划,商丘、焦作、长垣、原阳完成9类市政公用专项规划。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提请省政府出台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快积水点改造,积极构建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郑州积极构建“域外枢纽、域内畅通”的综合交通新体系,轨道交通1号线建成试运营,京广快速化工程、郑东新区七里河南路桥梁工程被评为“中国市政金杯示范工程”;洛阳加快建设环城路、主干路网和配套路网相协调的城市路网体系。南水北调受水城市配套水厂建设完工16座。38个重点流域重点镇污水管网项目建设完成近1/3。加快建设丹江口库区及上游79个乡镇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继续推动城建项目招商引资,完成第八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邀商招商工作,推介项目金额达571亿元。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城市新增绿化面积3800公顷,建成区绿地率32.5%,绿化覆盖率达到3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9.3平方米。郑州生态廊道建设新增绿化面积1520万平方米,洛阳以提升绿化总量为重点着力加强绿化美化设施建设。许昌获国家节水型城市称号,长垣等3县入选国家级园林县城,巩义市竹林镇等3镇为我省首次赢得国家级园林乡镇称号。大力实施农村环境清洁工程,巩义市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纳入政府目标考核,长葛市成立了农村生活垃圾清运公司,开封县统一管理调配使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设备,农村环境卫生明显改善。城中村改造加快实施。省辖市在建城中村改造项目新开工2469.2万平方米,实现投资444.2亿元。商丘坚持优先安置、科学规划、高标准设计,以目标责任管理促进改造实施。城市管理水平稳步提升。全省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不断完善。9个市(区)列入国家智慧城市创建试点,规划建设109个项目,总投资969.7亿元。特色乡镇建设积极推进。开展美丽宜居小镇、美丽宜居村庄示范试点和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商城、新县整县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信阳市平桥区郝堂村入选全国首批20个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示范。确定320个河南省传统村落,46个村庄成功入选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完成第一批16个中国传统村落档案建立和保护发展规划纲要编制。
(四)房地产和建筑业发展迈上新台阶。房地产业完成开发投资3800亿元,同比增长25.2%;建筑业总产值突破7000亿元,同比增长16.6%。房地产业和建筑安装业税收占地方税收达46.5%,增收额占地方税收增收额的70.2%,对全省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积极适应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按照稳价增量的总体思路,大力支持中低价位、中小户型普通商品房建设,鼓励刚性需求,遏制投资、投机性需求。商品房供销两旺,房价总体水平基本合理。郑州市强化限购,增加供应,在努力保持商品房价格平稳的同时实现销售新高,在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上作了典型发言。我省在全国率先建立房屋登记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代省政府拟定《河南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加强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制度和信息系统建设,探索建立多部门协管机制。推进和谐房屋征收,启动《河南省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立法调研。住房公积金监管得到加强。惠及面不断扩大,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人数达560万,累计归集额1860亿元,累计为57.54万户中低收入职工家庭发放个人住房贷款925.25亿元。在全国率先建成省级12329住房公积金短号服务平台。扎实开展整改年活动,完善内部廉政风险防控,纠正各类违规资金4.69亿元。建筑业发展水平持续提升。积极探索建筑业产业化道路。省特级、一级企业基本实现信息化管理。培育首家产值超百亿的本土骨干企业。轨道交通资质获得突破,建筑施工企业向高端市场迈进。探索建筑市场信息化和动态化管理新模式,建设全省建筑市场动态监管平台。推动建立统一的建筑市场监管体系,信阳市将开发区、城市新区、产业集聚区工程和重点工程纳入统一管理,为全省带了好头。推广电子化招投标,加强标后合同履约行为监管。严格市场准入清出制度。工程质量稳中有升,安全生产形势基本平稳。拍摄放映国内首部以建筑安全为主题的主旋律电影《生命无价》,获得较好反响。推行工程担保制度,从源头防范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工程勘察设计和标准定额管理得到加强。繁荣建筑设计创作初见成效,第二批省级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评审工作圆满完成。发布《河南省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高强钢筋混凝土结构应用技术规程》等14项地方标准。行业监管进一步加强,驻马店的企业资质和勘察设计人员动态考核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全省400兆帕级高强钢筋应用达到75%,启动500兆帕级高强钢筋推广应用示范企业、示范城市和示范项目。
(五)建设领域节能减排成效突出。着眼于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建筑节能深入推进。新建建筑节能标准实施率达到99.8%,执行率连续六年达100%,全年新增节能建筑突破4000万平方米。实施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434万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突破1000万平方米。提请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绿色建筑在行动”活动全面开展。洛阳绿色建筑标识项目数全省第一。12个省辖市搭建市级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鹤壁、济源跻身全国六个中美低碳生态示范城市行列。治污减排设施运营管理更加规范。深入开展全省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厂运营绩效考核,落实运营管理制度。郑州马头岗污水处理厂在全国首次污水处理厂节能减排绩效考核中获得第一名,许昌市城市建筑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项目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年城市累计处理污水量19.3亿立方米,COD削减量49.9万吨,处理生活垃圾792万吨,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和生活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88%。墙材革新工作卓有成效。南阳、许昌等10个省辖市及汝州等26个县级市通过“禁黏”验收,70个乡镇通过“禁实”验收。新型墙材产量达到485亿标砖,新型墙材建筑开工面积7000万平方米,应用比例达到98%。征收新型墙材专项基金6亿元。郑州对新型墙材确认产品逐一进行动态考核,平顶山加大农村地区新型墙材推广应用力度,濮阳探索了新型墙材专项基金联合征收模式,周口实现了资源缺乏地区新型墙材产业和墙材革新工作的新发展。
(六)依法行政和系统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全系统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等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精神动力。建设法制不断完善。《河南省城镇燃气管理办法》、《河南省云台山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颁布实施,《河南省保障性住房管理条例》等7部法规、规章列入省人大、省政府立法计划。法制宣传教育成效明显,“六五”普法中期规划任务顺利完成。省厅依法办理完毕行政复议56件。执法监察工作进一步强化。全面启动星级执法监察队伍创建活动,150支执法监察队伍经过创建达到三星级标准。持续构建“纵横结合,上下联动,内外互动”的执法监察联动机制。省厅受理各类案件200多件,开展综合和专项执法检查8次,查处一批大案要案,有效维护了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市场秩序。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紧扣“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做为民务实清廉表率”主题,按照“六问六带头”、“一学三促四抓”要求,真学真改,真抓实做,较好遏制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问题。省厅取消4项行政审批事项,取消3项具有行政审批性质的管理事项。郭庚茂书记亲自听取省厅教育实践活动情况汇报,中央督导组全程参与省厅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并给予充分肯定。精神文明和党风廉政建设整体推进。省厅再次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系统内新增省级青年文明号20个。涌现出省直第三届“十大道德模范”孟昭德同志、省直第四届“十大杰出青年”和河南省“身边的榜样”刘国强等先进典型。许昌市城管局探索“文明城管”建设取得较好成效。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20条意见,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全面开展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年活动。平顶山市建委、南阳市规划局推动廉政文化进机关,焦作住房公积金中心以创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为载体,全力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人才培养开发实现创新。以培养专家型城镇化领导干部为目标,持续推进系统领导干部高层次规划建设管理知识培训,会同省委组织部从系统选派15名处级干部赴深圳挂职学习,并在同济大学培训县处级领导干部60名。驻马店市按建筑企业职工工资总额提取一定比例职工教育经费,统筹用于农民工培训,在全省起到示范作用。
总的看,过去的一年,是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夯实新基础、实现新突破的重要一年。我们凝心聚力、勇于担当,主动视挑战为机遇、积极变难点为亮点,努力成为完成省委省政府交办各项硬任务的突击队、民生工程建设的排头兵、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力军。有几点体会特别深刻:一是必须树立整体思维。将住房城乡建设工作放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大局中统筹考虑,找准工作发力点,全力以赴推进,努力做到有为有位、善做善成。二是必须强化机遇意识。始终面对挑战抓机遇、锐意进取促发展,切切实实地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努力提升地位、发挥作用、树立形象。三是必须坚持抓好“三个一”。坚持抓好大事、搞好研究、树好典型,把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和行业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转化为深化行业改革、破解发展难题的具体行动和措施。四是必须建立倒逼机制。看准了、定下来的事,比如民生工程建设,以时间倒逼任务,以考核倒逼落实,以督查倒逼责任,确保任务圆满完成。五是必须激发联动活力。加强系统内建设、房管、规划、城管、市政园林等部门的团结协作,拓展与发改、财政、国土、环保、交通等部门的协调配合,以联审联批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大提速,以保障房联合督察确保责任目标圆满完成。
上述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的艰苦努力。在此,我代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向与会的同志们,并通过你们,向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向关心支持建设工作的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2014年工作总体要求
2014年是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改革创新的起步之年。分析今年我省住房城乡建设形势,主要是“任务重、压力大,机遇好、后劲足”。“任务重、压力大”就是我们承担的重点工作任务艰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九届六次全会都对城乡规划、住房保障、城镇建设管理、建筑质量安全等重点工作作出明确部署、提出具体要求,我们必须落实好、完成好。“机遇好、后劲足”就是我们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和优势,中央调结构、促转型、稳增长措施持续发力,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棚户区改造;我省三大战略规划深入实施,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推进保持了好的趋势、态势和气势,这些都为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拓展了空间、提供了载体,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运用好。在我省经济社会爬坡过坎、转型攻坚的关键期,我们既要充分认识肩负的重任,又要充分估计面临的挑战,抢抓机遇、超前谋划、积极应对、奋勇作为。
结合中央和省委部署,2014年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城镇化工作会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九届六次全会以及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三大国家战略规划实施,把改革创新贯穿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全局,积极服务和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突出抓好城乡规划、保障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节能减排、房地产和建筑业转型发展,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和政风行风建设,着力打造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升级版,为服务“四个河南”建设作出新贡献、体现新作为、迈出新步伐。
综合考虑,2014年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64万套,其中棚户区改造48万户,基本建成27万套;改造农村危房12万户以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争完成2200亿元,增长20%以上,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8.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9%;房地产开发投资力争突破4000亿元;建筑业总产值力争完成8000亿元,增长15%以上。
实现上述预期目标,关键是按照省委、省政府“调中求进、变中取胜、转中促好、改中激活”的总要求,“ 贯穿一条主线,强化两个动力,抓好三项重点,完善四个体系,发挥五大功能”。贯穿一条主线就是以服务和推进新型城镇化为主线,把住房城乡建设事业融入新型城镇化跨越发展的大局中统筹谋划。强化两个动力就是强化改革创新,解难题、破瓶颈,激活力、蓄动力;强化作风转变,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新成效凝聚力量、推动发展。抓好三项重点就是大规模推进以棚户区改造为重点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大力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城乡规划水平。完善四个体系就是完善城乡规划体系,科学引导新型城镇化发展;完善符合省情的住房体系,实现住有所居;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在充分发挥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同时更好地履行监管职能;完善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为住房城乡建设事业科学、规范发展提供政策法规和技术支撑。发挥五大功能就是充分发挥城乡规划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统领和调控作用,住房建设对居民生活的保障作用,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发展的承载支撑作用,房地产和建筑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建筑节能和墙材革新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促进作用,努力打造住房城乡建设事业改革发展升级版。
三、全面做好2014年重点工作
围绕今年工作要求和主要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以城乡规划为龙头,科学引导新型城镇化发展。城乡规划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基础性作用,中央和省委一系列会议对城乡规划工作提出很多新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一是创新发展理念。按照新型城镇化要求,大力倡导整体发展、协调推进、精明增长、紧凑城市、城乡统筹、产城联动、时空转换、基础先行、以人为本、生态城市等发展理念,引导城市合理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推动城市转型升级和科学发展。二是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加快推进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产业和生态安全格局,力争上半年完成省直管县(市)总体规划编制报批;整合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县城和乡镇总体规划,探索编制县域城乡总体规划。加快推进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开展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编制试点。开展城市重点地段的城市设计,整合自然和文化空间资源,打造地方城市特色。三是提高规划成果质量。加强规划编制单位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加强规划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和技术培训,强化规划编制成果的技术研究支撑。加强规划设计市场管理,严格规划成果技术审查,建立规划设计行业诚信体系。四是积极服务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编制完成郑汴都市区规划,建立和实施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对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直通车机制,加快推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编制实施。五是大力推进载体规划建设。优化产业集聚区空间布局,重点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产业集聚区延伸,提升产业集聚区公共服务水平。全面完成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区空间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审查报批。六是健全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机制。在规划编制、管理和实施方面积极创新,建立规划领域多方协调机制,逐步完善规划委员会制度,加快建立规划督察员制度,推进城乡规划动态监管系统建设,健全规划执法体制机制,推行更广泛的公众参与和规划公示制度。
(二)以棚户区改造为重点,坚定不移推进保障房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顺民意、惠民生,是一举多得的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今年保障房建设任务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仅棚户区改造就达48万户,占目标任务的75%,建设任务繁重,我们一定要全面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切实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的意见》,举全系统之力,满怀高度的政治责任和对困难群众的深厚感情,鼓足干劲,全力推进。一是坚持“九个结合”大规模实施棚户区改造。坚持把棚户区改造与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相结合,与公租房建设相结合,与破解城市土地瓶颈相结合,与拉动投资与消费相结合,与招商引资相结合,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相结合,与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承载力相结合,与优化城市环境相结合,与促进社会和谐加强城市管理相结合。深化完善城市棚户区、城中村等旧城改造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严把规划设计、建筑材料供应、施工管理和竣工验收关,同步规划建设相应的商业和综合服务设施,优化安置小区配套和使用功能,提升居住品质。省厅将加强对棚户区改造工作的综合协调和监督考核,对项目实施进度、工程质量、改造资金的筹集和安排使用等情况定期进行监督检查。二是继续强力推进保障房项目建设。坚持对口督查、通报、约谈等推进制度,确保2014年保障房建设项目于9月底前全面开工。坚持“三不”制度,加快保障房项目水、电、气、暖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三个同步”落到实处。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要提供基本装修,具备入住条件。三是突出抓好2011年以来保障房项目竣工及分配入住管理。完善全省住房保障综合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尽快投入运行,方便群众申请,确保信息公开,促进公平分配。四是全面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运行。探索统一租金、分类补贴的公租房保障制度。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逐步将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五是切实做好保障房后期管理工作。探索建立健全保障房小区物业管理、保障房维修等后期管理机制,各地住房保障部门要通过建立保障房维修养护台账、开通服务热线等形式,深入开展便民服务活动。
(三)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契机,切实提高城镇建设管理水平。紧紧抓住中央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机遇,着力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一是完善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各地年底前要全部完成各类专项规划的编制和修编。要依据专项规划滚动编制近期和年度建设计划,加快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谋划、储备等前期工作。二是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管理。贯彻落实《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开展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管理工作考核。提高城市雨水排涝系统规划设计建设标准,加快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坚持“排蓄并举”,推行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将建筑、小区雨水收集利用、可渗透面积、蓝线划定与保护等要求作为城市规划许可和项目建设的前置条件,因地制宜配套建设雨水滞渗、收集利用等削峰调蓄设施。三是加强市政管网和交通设施建设。把地下管线管理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快市政老旧管网改造力度,提高建设质量、运营标准。在新建道路、城市新区和各类园区等有条件的地方启动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程,相应管线必须进入综合管廊;老城区开发要因地制宜配套建设综合管廊。统筹完善燃气管网和储配设施建设,提升城镇燃气调峰、应急、储备能力。加快实施“气化河南”工程,扩大天然气利用规模。加强城建档案管理,为地下管线管理提供依据。加强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建设管理,会同有关部门严格实施《河南省城市道路路内停车泊位设置导则》,治理路边乱设置停车位现象,改善城市交通环境。积极推进大容量、快速化公共交通体系建设,实施城市道路提升工程,提高路网密度,畅通道路微循环。四是加强城市供水节水设施建设。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城市配套供水工程为重点,加快推进城市供水厂建设和改造。推进城区公共供水范围内的自备井关闭工作,提高现有城市供水设施效率。加强城市供水监测能力建设,积极开展节水型城市创建,濮阳、商丘、周口等缺水城市要抓紧启动创建工作。五是推进节约型生态型园林绿化建设。培育节约型、生态型园林建设试点城市和示范项目,全面推广节约型园林设计和建设模式。开展城乡绿道建设,构建城乡一体的特色廊道。加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管理,落实城市绿线管制制度,推广绿色图章制度。六是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加快推进智慧城市试点重点项目建设,建立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智慧城市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以城市道路为核心、地上和地下统筹协调的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体制机制。拓展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服务功能,将地下管线等市政公用行业服务纳入数字城管平台;进展较慢的周口和三门峡市今年务必建成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系统并投入使用。开展县级城市数字城管试点。七是深化城建投融资体制和市政公用行业改革。探索建立政府与市场合理分工、透明规范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鼓励民间资本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进入市政公用事业领域的运营和养护。配合有关部门研究探索和建立城市基础设施政策性金融机构。创新市政公用行业运营管理方式,推动现行事业单位管理模式向独立核算、自主经营的企业化管理模式转变。
(四)以增加住房有效供给为关键,保持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要按照“促投资、增供给、稳房价、平市场”的原则,顺应调控政策,遵循发展规律,保持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一是增加普通商品房供应。完善市场供给与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供应体系,抓紧完善省、市住房发展规划。研究制定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体系,稳定和引导市场预期。加快中低价位、中小户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加强市场监管,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加快建设个人住房信息系统,扩大联网范围,为住房体系设计和加强社会管理提供可靠依据。二是推动房地产转型升级。构建多元化的房地产产品体系。以住宅产业现代化为支撑,完善推进机制,转变住房供应、建造和消费模式,实现标准化设计、工业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以及一体化管理。依托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区和航空港区,大力发展商业地产、工业地产、文化地产、物流地产、旅游地产和养生养老地产等项目,注重向小型、多功能化趋势发展。三是优化产业布局。充分发挥郑州、洛阳等中心城市集聚产业和人口的优势,加快推进郑东新区、航空港区和周边城市组团房地产业发展,引导人口从密集区向外有序疏散。积极培育和发展县域房地产市场。四是完善住房二级市场。积极推行房屋租赁联合管理,将房屋租赁市场纳入房地产市场体系进行培育,发挥房屋买卖市场和房屋租赁市场的双轮驱动作用。重点扶持一批具有良好品牌的中介企业。强化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制度和房屋租赁信息系统建设。规范房屋租赁市场,鼓励部分居民和进城务工人员以租赁方式解决住房问题。五是提高物业管理服务水平。加强行业立法,建立和完善物业管理体制。做好物业企业资质管理、动态考核、新建项目招投标管理和新建项目承接查验工作。六是加强住房公积金监管。扎实开展“制度建设年”活动。继续扩大制度覆盖面,改进住房公积金提取和使用。全面开通12329住房公积金服务短号。推进全省住房公积金数据异地容灾备份工作。实现全省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580万人,累计归集2100亿元,个人贷款余额750亿元。
(五)以调整优化结构为着力点,做大做强做优建筑业。围绕强化创新驱动、提高质量效益,促进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一是推动建筑和勘察设计业改革。推动已改制企业适时进行“二次股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内生动力。稳步推进全省建筑市场监管平台建设,洛阳、许昌、信阳要先行先试,整合现有监管资源,实现“三库”联动,形成闭合监管体系。推行劳务实名制和工程担保制度,建立农民工工资保障金、预储帐户和欠薪周转金制度。积极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勘察设计市场,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完善企业跨区域开展业务管理,加快行业国际化发展进程。二是引导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制定出台建筑产业化地方标准,积极引导企业开展建筑产业化关键技术科技攻关和生产基地建设。推广适合现代化生产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钢结构等建筑体系及复合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保温结构体系、墙体自保温体系,发展建筑结构节能保温一体化技术,积极探索和实践建筑产业现代化路径。三是抓大促小加快发展。支持大型企业做大做强、中小企业做精做专,鼓励骨干企业强强联合,拓展地铁、桥梁、隧道、重化工等高端市场;引导建筑业企业加快科技创新,加快扶持一批经营有特色、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的专业施工企业。四是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管理。质量是工程建设永恒的主题,是建筑业的生命线,领导关心、社会关注。要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度,强化企业质量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进企业建立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试点。推广信阳经验,明确各方主体职责,完善“两场”联动机制,消除监管“盲区”、“死角”。要始终保持工程质量安全检查的高压态势,深入开展建筑起重机械安全、住宅质量和工程勘察设计质量专项治理,重点加强保障性住房、轨道交通、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和省直管工程的质量安全监管。五是发挥勘察设计行业先导作用和标准定额约束引导作用。提高施工图审查质量。强化勘察设计与造价咨询市场准入清出机制,建立和完善信用评价体系。加快建筑节能、新型墙材、绿色建筑等地方标准编制进度,做好高强钢筋推广应用,启动高性能混凝土推广应用和施工现场标准员工作,推进无障碍环境市(县)创建工作。
(六)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突破口,推动村镇建设迈出新步伐。村镇建设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根基。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对新农村建设作出了具体部署,必须抓好贯彻落实。一是提升村镇规划管理水平。完成县域村镇体系规划修编报批,加快编制乡镇总体规划。在保持村庄原有形态的基础上,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科学编制村庄规划,实现“五规合一”。按照发展中心村、保护特色村、整治空心村的要求,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引导农村房屋和居民点建设。二是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建立农村环境整治长效机制,落实考评奖惩制度,推行垃圾源头减量和污水分散化处理。推进村庄环境与风貌整治,清理乱堆乱放、拆除违章建筑、疏浚坑塘河道,保护和修复井泉沟渠等乡村要素。积极开展美丽宜居小镇、美丽宜居村庄建设试点示范。三是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提高农房质量。各地要完善实施方案,严格执行政策,强化资金监管,坚持阳光操作,推进信息公开。建立和完善农房质量安全制度,开展优秀农房建筑设计和优美农房评选与推广,引导农民改善农房性能,提高美观性和舒适性。四是加快小城镇建设。做好全国重点镇增补调整工作,确保每个县(市)有一个中心镇被增列为全国重点镇。省厅将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出台重点镇和中心镇建设与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有一定产业基础的中心镇发展成为小城市,一部分中心镇发展成为县域次中心城镇或逐步融入城市组团,一部分成为特色镇和农村区域服务中心,带动广大农村地区全面发展。
(七)以服务美丽河南建设为切入点,推进节能减排和资源保护。住房城乡建设行业节能减排潜力大,生态维护任务重,应当保护好青山绿水,在美丽河南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一是深入推进建筑节能。提请省人大出台《河南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继续抓好绿色建筑行动,新建建筑执行节能设计标准比例达到98%以上,其中绿色建筑达到20%以上,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比例达到25%以上,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市、县新建绿色建筑比例达到50%以上,政府投资的办公和公益性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和郑州市保障性住房要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加快推进鹤壁、济源中美低碳生态试点城市合作项目建设。完成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300万平方米以上,探索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实施模式和技术路线,开展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试点示范,推进绿色校园建设,探索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和政策体系,发展节能服务产业。继续开展建设科技试点示范工程建设。二是加快新型墙材发展应用。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引导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支持发展具有地方资源特色的新型墙材产业集群、产业园区。加强墙体自保温体系等新产品新技术应用研究,推广建筑垃圾制砖技术。抓好农村新型墙材推广应用。力争全省新型墙材产量达到520亿标砖,生产比例达到94%,应用比例保持在98%以上,培育20个骨干企业。25个县级城市实现“禁黏”、60个乡镇实现“禁实”。三是加强城乡污染治理。加快推进污水处理配套管网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率和污水处理厂负荷率。积极推进城市污水处理污泥处置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建设新的垃圾处理设施和推进存量生活垃圾治理。加快城市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培育4-5个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试点。积极推进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郑州、洛阳餐厨垃圾处理项目要建成并投入运营。四是加强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保护。整合风景名胜、历史文化空间景观资源,打造地方特色城市风貌。进一步完善风景名胜区规划体系,加大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和监督检查力度。完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历史文化街区等各类历史文化遗存。继续开展传统村落挖掘与认定工作,保持乡村风貌、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
(八)以提升服务管理能力为目标,全面加强全系统自身建设。始终围绕作风转变,改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为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发展提供坚强保证。一是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省厅通过教育实践活动查摆出了不少“四风”问题,去年已落实整改一批,今年要继续解决一批。各地也将要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要着力解决工作薄弱环节、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和行业发展面临的难题,围绕完善作风建设配套制度、建立密切联系群众制度、梳理权力运行制度、健全监督惩处制度等方面,实现反对“四风”、改进作风制度化、规范化。二是切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坚持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强化依法行政意识。加强制度建设,全面修订已出台的8部地方性法规,力争《河南省发展应用新型墙体材料条例》列入省人大审议计划并尽早出台。加强监督指导,促进行政处罚裁量标准落实。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全面提高行政执法队伍素质。加强行政复议队伍建设,提高行政复议质量。三是进一步加强执法监察工作。加强层级指导监督,继续开展星级执法监察队伍创建活动。充分运用住房城乡建设领域举报受理信息系统,严格督办查办举报案件。深入构建执法监察联动工作机制,加大大案要案查处力度。做好住房城乡建设执法监察统计分析,不断提高执法监察效能。四是抓好行业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行业人才工作机构,加快推进行业人才发展规划实施。以行业高层次人才库和示范性单位建设为载体,着力培养行业高层次领军人才。扎实做好首批建设领域现场专业人员全国统一岗位合格证书考核发放试点工作。五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围绕住房保障、城乡规划、住房公积金、房地产开发、工程建设施工和质量安全管理等关键领域,制定《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方案》,深化廉政风险防控,加强对重点岗位、重点人员、重要事项的全过程监督。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权力运行,从源头上堵塞腐败滋生的漏洞。严查侵害公共利益和群众利益、群体性事件和重大责任事故背后的腐败案件;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六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贯穿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化诚信体系建设,探索“文明城管”建设,着力打造行业文化品牌。积极开展行业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宣传住房城乡建设系统的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导作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