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政策 > 标准公告 > 标准公告

【打印】

【字体: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工程建设标准《中小学校智能化系统设计标准》的公告

发布日期:2025-08-05 信息来源:科技与标准处 阅读:

公告〔2025〕77号

  现批准《中小学校智能化系统设计标准》为我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为DBJ41/T198-2025,自2025年11月1日起在我省施行。原《中小学校智能化系统设计标准》(DBJ41/T198-2018)同时废止。

  本标准在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门户网站(hnjs.henan.gov.cn)公开,由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

  附件:中小学校智能化系统设计标准.pdf

  2025年8月4日


《中小学校智能化系统设计标准》解读

  根据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相关重点工作安排,组织编制的《中小学校智能化系统设计标准》业经审定通过,于2025年11月1日开始实施。

  一、编制目的

  结合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基于国家、河南省对中小学校智能化工程设计新的政策要求,确保我省中小学校智能化工程设计质量,提高中小学校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效率,规范和指导河南省中小学校智能化工程设计工作,为我省中小学校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提供技术依据。

  二、适用范围及特点

  本标准适用于河南省新建、扩建和改建的中小学校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中小学校智能化系统设计标准》将中小学校智能化系统的建设分为基础型、标准型和示范型三种类型,针对管理要求高、建设投资额大等的中小学校,可采用示范型。针对建设投资额度较小,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的中小学校建设,可采用基础型,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即可。

  (一)注重协调统一。与国家现行标准相协调,各系统配置要求均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相应的条款要求。例如公共广播系统兼作消防应急广播时,应符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的要求。

  (二)注重落地实施。优化实施效果,完善了各条款的设计依据和设计要点,结合《中小学校智能化系统设计标准》DBJ41/T 198-2018设计实践经验,使本标准更具有落地性和指导性。例如6.7.4条中全光网的要求,结合当前全光网发展形势,提出“示范型中小学校宜采用全光网,并应根据办公、教学、功能室、教室等功能区合理规划设计,满足数字化多媒体教学、办公和管理的需求”。

  (三)注重因地制宜。中小学校智能化系统配置表结合我省实际和政策联动导向,根据设计需求、建设投资、系统规模和系统功能等因素,将中小学校智能化系统配置由低至高分为基础型、标准型、示范型三种类型。

  三、标准目次

  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信息化应用系统;

  5.智能化集成系统;6.信息设施系统;7.建筑设备管理系统;

  8.公共安全系统;9.机房工程;10.供电、防雷及接地;

  11.智能化系统室外管网;12.对有关专业的要求

  四、主要技术内容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一是与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相协调;二是优化多媒体教学系统章节;三是结合《中小学校智能化系统设计标准》DBJ41/T 198-2018设计实践经验,完善各条款内容;四是对标准部分语言描述、专业名称等进行优化;五是引用标准名录更新。详细章节内容如下:

  (一)总则。主要明确导则编制目的、适用范围及与其他标准的衔接等。

  (二)术语。主要明确信息化应用系统、智能化集成系统、信息设施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应急响应系统等术语定义。

  (三)基本规定。主要明确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原则、中小学校智能化系统配置分类,将配置标准分为基础型、标准型与示范型及对应配置标准等内容。

  (四)信息化应用系统。包含8个小节。主要明确本章节一般规定、公共服务系统、校园智能卡应用系统、校园物业管理系统、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学校办公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等系统的功能及设计要求等内容。

  (五)智能化集成系统。包含智能化集成系统集成的各项子系统,以及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功能要求等内容。

  (六)信息设施系统。包含11个小节。主要明确本章节一般规定、信息接入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移动通信信号覆盖系统、用户电话交换系统、无线对讲系统、信息网络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公共广播系统、会议系统、信息导引及发布系统等系统的功能及设计要求等内容。

  (七)建筑设备管理系统。主要分为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建筑能效监管系统以及需纳入管理的其他业务设施系统等,涉及各子系统的设计原则、监控管理功能等内容。

  (八)公共安全系统。包含5个小节。主要明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智慧消防物联网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应急响应系统等系统的功能及设计要求等内容。

  (九)机房工程。主要分为一般规定、机房设备配置以及机房安全及综合管理系统等,涉及机房范围、用途、智能化机房设计标准配置、机房安全等内容。

  (十)供电、防雷及接地。主要分为一般规定、智能化系统供电以及防雷与接地等,涉及智能化供电系统设计原则、供电时间要求、智能化系统防雷接地要求等内容。

  (十一)智能化系统室外管网。包含室外管网敷设管材类型、管网敷设原则、人手孔井位置要求等内容。

  (十二)对有关专业的要求。主要分为智能化机房、弱电间以及机房、弱电间的防护措施等,涉及智能化机房位置选择、机房面积配置要求、弱电间设置原则、防护措施等内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