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人大政协提案办理情况 > 政协提案

【打印】

【字体:

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1330956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5-08-12 信息来源: 阅读:

豫建复函〔2025〕53号

尊敬的吴颖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对道路小修小补让群众出行更幸福的提案”收悉。在此,首先感谢您对我省城市道路管理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您的建议对于提升群众出行品质,推动城市治理精细化、智慧化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厅高度重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成效

  (一)健全标准体系,筑牢管养根基。近年来,我厅先后组织行业专家对《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进行广泛宣贯,指导各地准确理解规范要求,为我省城市道路养护维修标准化作业提供理论指导。组织编制了《河南省市政公用设施养护维修预算定额》,为我省城市道路养护维修工作标准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发布《城市道路功能化复合封层技术标准》,推广城市道路功能化复合封层、精细抗滑保护层等先进工艺,有效增强道路抗损和修复能力,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二)强化安全排查,落实隐患整治。“7.20”特大暴雨后,为及时发现并消除道路安全隐患,印发《关于做好城市道路、桥梁安全管理及常态化隐患排查整治的通知》,指导各地开展道路桥梁安全隐患排查。建立“日巡查+月调度”的常态化排查机制,2023年以来全省已累计完成城市快速路及主干道地下病害体探测0.19万公里,排查整治空洞、塌陷等隐患3000余处。督促指导各地多渠道筹措资金,优先对校园、商场周边等重点区域的道路隐患进行整治,计划在2025年前完成对这些区域道路的局部维修或整体提升,切实保障市民出行安全。

  (三)鼓励创新实践,提升管养效能。指导各地借鉴新乡市在道路养护方面采用的沥青冷补料技术的成功经验,对10平方米以下的道路病害进行快速修复,实现了“即坏即补、即补即通”,大幅提升了市民的满意度。组织召开全省道路管养现场会,围绕道路快速修复、科学管养等主题,分享郑州“郑路平”、新乡市全过程绩效托管养护等创新模式,有效促进了行业内的经验交流和技术创新。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提升道路巡查养护水平。指导各地定期、高标准、分片区、有计划的对现状道路进行排查,发现路面破损情况并及时维护,避免因车辆碾压、雨水侵蚀导致破损更加严重。引导各地将道路小修小补嵌入城市更新“一张图”,在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中同步编制道路养护方案,着力以“小切口”改善“大民生”。在郑州、洛阳、新乡等试点区域推广超薄磨耗层、自愈合沥青等新材料,扩大沥青冷补料应用范围,将10平方米以下病害修复时限压缩至12小时,打造“微更新、零干扰”样板工程。

  (二)提升管养智慧化水平。指导各地将道路安全管理纳入城市运管服平台建设,充分运用科技手段提升道路管养水平。采用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对道路病害进行实时监测,实现“一网统管、智能预警”。指导各地依据《城镇道路地下病害体探测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探测方案,2025年底前完成对主次干道的全面检测,推动“检测-修复”一体化服务模式的发展,有效延长道路管养周期。

  (三)畅通渠道,多方联动。指导各地积极对接国家“两重”“两新”政策,做好项目谋划,申请资金支持。指导各地加强与街道、社区的协作,建立“问题清单”动态管理机制,畅通市民监督反馈渠道,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道路管养,形成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良好治理格局。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省城市道路管养维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厅将始终坚持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的工作目标,持续完善制度体系,强化科技赋能,深入开展排查整治,打造安全畅通、宜居宜行的城市道路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