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人大政协提案办理情况 > 政协提案

【打印】

【字体:

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1330026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5-08-15 信息来源: 阅读:

  豫建复函〔2025〕57号

尊敬的张祥宇委员:

  《关于文旅赋能城市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提案》收悉。衷心感谢您对我省城市公园建设与发展的关注与支持。您的提案深入剖析了我省城市公园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盘活存量、加强“公园+”融合、创新投融资模式等极具针对性和建设性的建议,为推动我省城市公园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思路。经与省自然资源厅共同研究,现将您所提出的意见回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省始终秉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将园林绿化建设作为提升城市品质、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持续推进城市公园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省公园绿地面积达66881公顷,共有公园1471个,“口袋公园”5664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16平方米,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88.33%,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7.69%,绿化覆盖率为42.48%。基本构建起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城市公园体系。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为市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休闲娱乐、健身运动和文化交流空间,显著提升了市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成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支撑和民生保障。

  二、城市公园可持续发展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规划引领,优化公园布局。我省高度重视城市公园可持续发展,支持城市公园建设用地,合理布局强化复合服务功能。一是指导市县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统筹城市绿地系统布局。在《河南省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导则(试行)》和《河南省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导则(试行)》中,明确提出社区公园建设与开敞空间的网络化均衡布局和实现复合功能的要求。二是在详细规划中深化城市公园布局和功能复合。在《河南省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规程(试行)》中,要求各地要严格落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深化细化绿地布局和配置要求。在编制绿地休闲单元详细规划时,强调绿地对公共活动的汇聚作用,鼓励融合文化艺术、运动健身、市民休闲等功能,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形成开放多元的公共互动空间。

  (二)推动文化赋能,打造特色品牌。鼓励各城市根据本地历史文化、自然景观、民俗风情等独特资源,进行差异化发展。例如:在郑州北龙湖湿地公园中引入公共艺术中心、粉黛园、花境等元素,不仅增加了游客的兴趣点,也提升了公园的文化价值。鼓励各地开展“一园一故事”活动,深入挖掘和整理公园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通过设置标识牌、导览图等方式向公众讲述这些故事,增强市民对本地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探索多元业态,激活公园经济。为打破传统公园发展模式的局限,我省积极探索公园发展的新路径、新业态。部分城市率先行动,大胆尝试“公园+”模式,将公园与文化、艺术、旅游等元素进行深度融合,打造出一批独具特色的文化地标。例如,郑州市推出的“夜游公园”、“帐篷营地”、“生态研学之旅”等活动,让孩子们可以在亲近自然的同时学习生态知识。洛阳市以新文旅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新春游园会”“牡丹文化节”“金秋菊展”三大节会为契机,积极谋划实施公园沉浸式文旅活动,推动城市公园与洛阳文旅深度融合。2024年,洛阳市市管公园共接待游客约884.12万余人次,经济收入约8455.62万元,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下一步,我厅将认真吸纳您的建议,继续深化“文旅赋能、融合发展”理念,持续推动城市公园从“重建设”向“建管并重、长效运营”转变,不断提升城市公园的服务质量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创新运营机制,拓宽资金来源。针对城市公园建设资金与运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厅将鼓励各地探索创新运营机制,通过绿地冠名权拍卖、企业共建、公益认养、市场化运营管理、发行城市公园专项债券、设立绿色基金等新融资方式,探索为公园建设运营引入稳定资金,构建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吸引企业、社会资本及群众参与的多元化投资格局。

  (二)加强社区参与,促进共治共享。为充分调动市民参与城市公园建设管理的积极性,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公园治理格局,我厅将指导各地加强社区参与,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公众参与路径。各地公园积极推动建立“公园志愿者服务队”,通过制定完善的志愿者招募、培训和管理制度,面向全社会广泛招募热心市民,组建志愿者队伍,让市民从公园的“旁观者”转变为“守护者”。

  (三)提升智慧管理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为推动城市公园可持续发展,指导各地进一步加快智慧公园建设。我厅将在今年发布《河南省智慧园林建设标准》,指导各地引入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布置环境监测、智能监控等终端设备,建设智慧园林和智慧公园管理系统,通过实时采集环境、设施、人流数据,智能分析公园环境状况、设施故障预警、人流智能预测,提升管理效率与安全保障,促进资源高效利用。通过收集分析市民行为数据,精准优化服务配置,提升公园吸引力,实现城市公园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