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人大政协提案办理情况 > 政协提案

【打印】

【字体:

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1330148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5-08-15 信息来源: 阅读:

豫建复函〔2025〕62号

程若光、李耀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数字化管理的提案》收悉。首先,衷心感谢您对我省城市建设工作的高度关注与深入思考!提案精准剖析了当前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管理存在的问题,系统提出数字化管理实施路径,对提升我省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厅会同省电力公司、省自然资源厅、省通信管理局等部门,结合职能职责,深入研究落实,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我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安全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住房城乡建设部有关工作部署,立足中部省份发展实际,积极推进包括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在内的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以下简称城市生命线工程),统筹地上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数字化管理,取得阶段性成效。全省17个省辖市、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初步搭建城市生命线工程运行监测系统,判定“三高”(高敏感、高后果、高风险)区域风险点位9979个,布设物联感知设备24.3万余套,安装“智慧井盖”6万余个。全国城市生命线工程现场会在我省开封市召开,河南“模式”开封“实践”得到住房城乡建设部充分肯定、经验在全国推广。

  (一)系统推进,聚焦关键突破

  一是高位推动,构建协同工作机制。省政府印发《河南省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成立由省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全省17个省辖市、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及多个县(市)均制定专项方案,组建由政府主要负责人牵头的工作专班,形成“省市县”三级联动、部门协同的推进体系,确保责任落实、任务落地。二是标准引领,强化技术支撑保障。出台《河南省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数据标准》《河南省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指南》《河南省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评估导则》。整合组建188人专家团队,纳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专家库统一管理,为河南省城市生命线工程提供技术支撑。三是系统谋划,推进重点任务落实。省级城市运管服平台框架初步成型,13个省辖市城市运管服平台基本建成。17个省辖市及济源示范区实现排水防涝、“智慧井盖”监测全覆盖。全省220家管道气燃气企业SCADA建成率和GIS建成率超过95%。四是加强调度,提升建设工作质效。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构建“培训+调度+评价”管理推进机制。创新开展“政府行业部门+社企高层论坛”培训形式,覆盖全省行业人员。建立工作月报、调度制度,实时跟踪进度。制定《河南省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考评办法》,细化34项量化指标,依据评价结果,下达2023年度奖补资金4450万元、2024年奖补资金2842.3万元。

  (二)规划引领,优化空间秩序

  省自然资源厅指导各地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中明确地下市政设施布局要求,印发《河南省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规程(试行)》,严格规范地下交通、公用、防灾等设施的空间坐标、建设规模及互联互通标准。建立设施冲突协调机制,遵循“车行让人行、小型让大型、新建让现状”等优先级原则,科学统筹地下空间资源,提升土地综合利用效率与公共服务效益。

  (三)统筹资源,筑牢数字根基

  省通信管理局强化跨行业协同,将通信基础设施纳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体系,实现5G基站、通信管线等设施与城市规划“一张图”管理。住建部门积极与通信、电力协同开展设施共享,推动市政道路、桥梁、路灯杆等资源开放,在城市建设中预留通信、电力等空间,同步整治规范杂乱杆线,提升城市环境品质与通信网络、电力等承载能力。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快城市运管服平台建设。持续推进省、市两级运管服平台及城市生命线工程运行监测系统建设,加强数据资源汇聚,拓展应用场景,探索推进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打造“实用、管用、好用”的城市管理一线“作战”平台。

  二是提高数字化管理效能。指导地市开展燃气、热力、供水、排水、综合管廊等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安全风险评估,摸清安全风险底数,形成安全风险清单,建设安全风险数据库,充分布设各类物联感知设备,构建全域覆盖、动态感知的数字化管理网络,推动地下市政基础设施运行监测“一网统管”。

  三是建立健全部门协同管理机制。以河南省深入实施城市更新重点工程三年行动为抓手,会同发改、财政、自然资源、国资等部门,加快推进城市地下老旧管网更新改造,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水平。

  四是完善监测预警处置体系。坚持综合监管与智慧监测相关结合、人防与技防相补充,理清属地人民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管护单位和企业对地下市政基础设施的管理责任边界,逐级生成风险防控工单和管控措施,实现风险预警的发现、派单、处置、销号等闭环管理,确保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安全运行。

  再次感谢您对我省城市建设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恳请继续监督指导,共同推动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数字化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